天地英雄气 毓秀清华魂
秀钟42 刘江宇
刘江宇同学进行国旗下演讲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秀钟书院大一学生刘江宇。四月的晨风轻拂大地,拂去了冬日的寒意,也唤醒着我们内心深处对英雄的敬仰与追思。今天,我站在国旗下,想与大家探讨一个永恒而又贴近时代的话题:何为英雄?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英雄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以非凡的勇气、智慧和担当,为民族、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可以是烽火中的战士,也可以是和平时期的拓荒者。在这片孕育了无数英才的清华园里,英雄的精神如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当邓稼先学长在塞外的朔风中展开泛黄的计算稿纸;当钱易院士在实验室的微光中推演废水处理的模型——那一刻,清华人的英雄气概已然化作了横贯天地的浩然正气。清华人的英雄精神从未凝固成冰冷的纪念碑,而是化作奔涌的血脉,激荡着每一代人的胸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两弹一星”精神到“绿水青山”理念,这种“顶天立地”的担当始终未变——顶天者,勇攀科学高峰,以智慧拓展文明的边界;立地者,扎根祖国大地,用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作为秀钟学子的我们,需要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铭记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更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英雄精神融入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当中。英雄始于选择,成于实践。秀钟书院以“家国情怀”为根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野、以“天人合一”为理想,将清华人的英雄精神镌刻在绿色发展的征途上。在这里,“知行合一”不是口号,而是用脚步丈量山河、用科技守护生态的壮阔实践。“实践探究”让我们从课堂走向田野,直面真实世界的挑战;“超越课堂”让我们从指示的接收者蜕变为问题的解决者。无论是在德国孔子学院传递中国人的声音,还是在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上发表见解,我们都在可持续发展的版图上续写新时代的英雄篇章。
同学们,当晨光掠过主楼穹顶,“融贯天地,设计未来”不仅是书院的期许,更是我们心中接过英雄火炬的誓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既是“十四五”的见证者,更是2035远景目标的建设者。“十四五”规划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2035年远景目标更要求“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宏大的目标,需要无数“平凡英雄”以点滴之力汇聚成海。我愿与大家一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以英雄为榜样,以行动为基石,让清华精神在可持续发展中熠熠生辉,让英雄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永续流淌,因为这方水土的钟灵毓秀,不在他处,正在你我矢志创新的眼眸里,在知行合一的足迹中,在兼济天下的胸襟间!
谢谢大家!
文案 | 刘江宇
图片 | 秀钟书院
排版 | 赵明波
审核 | 付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