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俄军“幻影”无人机信号加密系统正式在俄乌冲突前线部署,该系统如同为无人机披上了一层坚固的‘防护衣’,显著降低了无人机被劫持的风险,有效防止敌方通过技术手段推算出无人机的飞行路线以及操作员的精确位置。
图1 俄罗斯“Sector”公司产品
一、加密技术:守护信号传输安全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前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应用范围广泛,从侦察、监视到物资投送等,几乎涵盖了战场上的多个关键环节。然而,传统FPV无人机使用的模拟视频频道存在明显的漏洞,外部设备可以轻易接入该频道,这不仅危及操作员的安全,还可能导致整个作战计划的泄露。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俄军引入了先进的加密器,以确保无人机信号传输的安全。
“幻影”无人机信号加密系统由编码(发射器)和解码(接收器)模块组成,它们安装在视频通道的断点处,工作电压范围为5-15伏。据《消息报》援引莫斯科国立纺织大学(以K.G.拉祖莫夫斯基命名)科研人员谢尔盖·库拉波夫的介绍,该系统采用独特的加密技术,信号通过唯一密钥进行加密,没有密钥的敌方设备只能看到“噪点”,无法获取任何有用的信息。这一加密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密钥的复杂性,系统拥有超过6万种加密密钥组合,这使得敌方破解信号的难度几乎为零,从而为无人机的信号传输提供了极高的安全保障。
该系统由俄罗斯“Sector”公司自主研发,配置软件不会向第三方传输任何数据,开发公司对产品的算法拥有完全的控制权,从而确保了系统的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操作员防护:多维度保障人员安全
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操作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如果无人机不作为自杀式武器,而是用于物资投送,那么信号暴露可能会导致起降点的位置暴露,从而使俄方人员面临被定位并遭打击的风险。俄军电子战部队老兵克利姆·德米特里耶夫向《消息报》透露了这一潜在的危险,并指出防护措施可以从多个方向入手。一是操作员可以在飞行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功率设置。在起飞时,将遥控器的功率设置为最小,待无人机升空后再增大功率。这种操作方式对操作员的技能要求极高,但仍无法完全保证安全,因为开放频道仍可能被灵敏的接收器远距离捕获视频信号。二是使用逆变器的方案,但敌方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反制手段。
综合来看,加密器的效果要显著得多,但前提是它们不能有太大的延迟时间,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工作。此外,加密器的成本问题也很重要。如果其价格只有几千,那么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达到数万,那就不可接受了。军事专家德米特里·科尔涅夫解释说,该方案既能保障操作员安全,又能降低无人机使用成本,使得俄军可以更多地使用相对廉价的FPV无人机。
图2 俄罗斯无人机生产车间
三、防止无人机坠毁:通信设备助力协同作战
除了信号加密系统外,俄军还开始在前线批量部署“赫尔墨斯”无人机专用通信设备。该系统支持无人机集群的协同控制,能够实现多架无人机的实时协同作战,月均交付超4万套。其核心优势在于其采用非标频段且可以快速切换,频段数量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和战场电磁环境进行动态扩展。据前线官兵反馈,该装备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色。在8千米复杂地形下,信号强度始终维持在60 dBm以上,不受电子战干扰。
“幻影”无人机信号加密系统的列装,不仅为无人机的信号传输提供了高度的安全保障,还为操作员的安全提供了多维度的防护。同时,“赫尔墨斯”无人机专用通信设备的批量列装,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的作战效能,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未来战场上,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成为特别军事行动区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荟智库:孟光)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