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网都在“寻找”一个成都大妈。

遗憾的是,找她不是因为什么好人好事,而是她做的一件让所有人愤怒的“丑事”。

3月31号晚上,成都新都区一条大道上。

路上人来人往,一个奇奇怪怪的大妈,却不停弯着腰,认真到头差不多都快贴到路面上那种。

捡垃圾?

找宝贝?

广场舞新姿势?

统统都不是!!!

走近一看才知道,大妈竟然正在一块块撬走路面上铺的整整齐齐的盲道。



熟练的动作,加上专业的工具。

只需几秒钟,她就能把一块不锈钢条轻松拆掉。

不一会儿,就能毁掉足足半米长的距离。

这疯狂的干劲儿,哪里有一点平时公交车上林黛玉的架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估计都比她费劲儿。



幸好,这时候一位正义感爆棚的姑娘,正好路过。

姑娘好心上前劝导:

“阿姨,这个不能拔,这个是人家盲人走的道。”

大妈却不语,只余一脸讪笑。

然后,一把抱起自己今晚上的所有“战果”,头也不回,往远处开溜了。



要不是姑娘上前制止,还不知道要有多长的盲道被毁掉。

怕就怕,大妈根本听不进去姑娘的后半句,“你扒这个是犯法的”。

转移个阵地,就又继续开始这损人利己的坏事儿。

活久见,有一天才能看到盲道也会被人偷。

可大家更愤怒的是,她撬走的不仅是那一块块钢条,还是一个社会的良心,更是1700万视障人士的生命安全线。

“盲人的世界不该是闯关模式。”

更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昧着良心赚。

看到后续,有网友专门又去了大妈被抓包的现场。



不止一处,已经多处,不止一米,已经多米长的盲道,只剩满地斑驳狼藉。

新旧痕迹都有,也就是说大妈肯定不是第一次在那偷。

好消息是,遭到全网的“通缉”后,大妈已经被抓住了。



刑事拘留四个字,代表着官方的态度。

通报上,也写清楚了来龙去脉:

大妈年龄62岁,撬走盲道,就是为了卖废品换点钱。

有人不解大妈到底怎么想的。

有人申辩大妈这么做,肯定也是因为家里生活太难。

可贫穷从不是随意突破底线,把灾难留给别人的通行证,也不是一个人损人利己,不断走向堕落的遮羞布。

占小便宜的后果,最后也往往是吃大亏。



撬下来的钢条卖不了多少钱,却足以让她晚节不保,一辈子钉在耻辱柱上。

一个人比身穷更可怕的,永远都是心穷。

困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坐在自己的方寸井底。

你永远想象不到,一个人可以做出多么离谱的事,想出怎样又蠢又坏的“生财之道”。



总有一些人,出门在外看见的到处都是人民币。

只是,有人把心思用到正途上,有人却一门心思扑到了“歪门邪道”上。

还记得那个放火烧山的贵州女子吗?

去年12月,贵定县某村,突然燃起一场森林大火。

山火扑灭,真相也被扒出来后,所有人都直接惊掉了下巴。

不是自然起火,也不是有人不小心引起。

竟是一农妇,故意在山里点了一把火。



而她放火的目的是什么呢?

捡山里的塑料瓶。

捡塑料瓶和放火有什么关系呢?

她觉得山上要是着火了,就会有人来灭火。

来灭火的人肯定要喝水吧,喝完水,地上不是就会留下很多塑料瓶了。

那么,她就能进山里把这些塑料瓶捡起来,然后拿去卖钱了!!!



原有焚山捡柴,现有焚山拾瓶。

乍一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仔细一想,多可怕的人,才能想出这样奇葩的“生财”逻辑?

三十六计,又到底属于哪一计?

瞒天过海?熊熊大火也瞒不住啊。

同归于尽?为了几个塑料瓶也不值得啊。

具体答案,估计也只有当事人大姐自己知道了。



多年前,有个去偷饮料,把饮料全倒了,最后卖空瓶子的贼。

他俩,正好可以组合出道了。

到手的塑料瓶,不知道最后卖了几块钱。

但百倍罚款,还有刑拘处罚,大姐是一个也逃不掉。

放火烧山,焚山捡瓶。

总有人的苦难,是自己的愚蠢无知带来的。

总有人的雪上加霜,是自己的认知和自私置换的。



天下之大,向来无奇不有。

自从有了短视频,除了鬼真的什么都见识过了。

翻开评论区,也才知道这个世界被困在自己认知里的人有多少。

有网友讲了自己爸爸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爸爸在扶贫办工作,拿了最好的种子给村民送去,希望他们能好好去种。

等收成了,还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收。

开头种子不用愁。

后续换钱也不用操心。

可村民们只看到了眼前所在,不愿做任何改变。

转头就直接拿着这些好粮食种,去换了酒喝,继续浑浑噩噩过日子。

改变生活的机会送到眼皮子底下。

有一种人,也会因为懒惰,因为愚蠢,因为短视,而重复贫穷,重复潦倒,重复悲哀。

就像那个执意把女儿送进工厂的父亲。

他只知道进厂一月能给家里多赚三千块,却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后,她的孩子可能一天就挣到三千元。



就像那个为了380块低保,放弃5000工资的男子。

困于心胸,困于视野,困于格局的他。

只有脚下的即得利益,从看不到远方还有自己从未踏足的风景。



愚者短视,智者远见,从不欺吾。

看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场与认知的不断较量。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引导着他走向哪里,决定着他的人生轨迹。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也决定着他的事业,心态和能量。”

执着于小利的人,走不出自己的大山。

妄想不劳而获的人,注定一辈子困于井底。

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而最怕目光短浅,还夹杂着骨子里的自私自利之流。

当他集齐又蠢又坏。

缺钱,还缺德。

为他埋单的,将是整个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