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份考清华的名单流出后,在网上引发了很大轰动。大家终于明白了那句关于顶级高校的内心独白:我这里能看到很多天才,但他们都叫我门槛,再天才的学生到了清华也得排队等着被录取。

然而在这份名单中,清华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只录取一人的情况下,进入复试的两位选手中,第一名以初试总分420分的断层性优势吊打第二名的361分。当时大家都在开玩笑说,第二名的考生得有多绝望,除非他这个时候造出可回收火箭,不然清华没理由录取他呀。谁知道这事儿还真反转了。



清华“绝望的第二名”反转,425分考生调剂兰大,361分美美上岸了!

按理来讲,在复试中逆风翻盘的选手,在很多重点高校每年都有,而且可能概率还更大一些。看看广东的著名985中山大学就知道了,今年有不少400多分的考生被刷下去,370分、360多分的考生反而被录取。

其实这并不是说复试不公平有猫腻,恰恰是因为复试很公平,才给了低分考生希望。但是像清华这样的情况确实非常罕见,425分和361分相差了快70分,似乎怎么都不可能逆风翻盘。



那位同学专业课二成绩直接高达满分150分,无可挑剔,在这种情况下,清华还有什么理由不录取他呢?只要他稳定发挥,复试应该没有问题。然而,清华的录取结束后,这位同学的名字却出现在了另外一所著名的调剂院校——调剂当中的“小清华”兰州大学。

他在兰大的土木与力学学院调剂名单中赫然在列,这次他调剂到了力学专业。在一众295分、356分、300多分的考生当中,他格外惹眼,这次又是断层性的100多分差距。



但是大家一下子就推测出,他既然出现在了别的学校调剂名单中,说明他自然是被清华刷了,而那位361分、被大家都认为一定会被刷的绝望的第二名,却被录取了。这个事情的发展怎么会如此离谱呢?



最扎心的可能并不是这位考生不够优秀,而是清华的“录取规则”

随后有人对这位同学的准考证号和分数进行了核对,每一行分数都完全吻合,这只能推测连大神考生也有被刷的可能。说实话,清华的复试规则对学霸们来说本应威胁不大,初试和复试各占一半。

初试分数足够高,复试时该回答的问题都回答了,老师也满意了,那就不可能不被录取。但复试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笔试环节只占总成绩的5%,而面试占总成绩的45%,这说明这位同学最大的可能是在面试时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而他比第二名多出的64分,按照这个规则换算,只相当于多出了13分,这样一算确实比较危险。这位报考清华的同学也没有过多纠结,而是迅速调剂去了兰州大学,可见其很务实,因为兰州大学确实以接收调剂高分被刷考生而闻名。

这样的学校遇到这样的考生可谓是相互匹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人家考了425分报考清华都能被刷,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除了复试确实表现不佳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个专业只招收一名研究生。



在只招一人的情况下,各种可能性和变数都变得极大,只要失败就没有退路。哪怕只有两位同学参加面试,淘汰比例也高达1:1。

这种情况可以说院校是在故意提高难度,不想招收过多学生,因为学校的培养能力有限,一名学生可能就已足够。除非真的认为自己有破釜沉舟的优势,即便考不上也能坦然接受调剂,否则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确实要慎重报考。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