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琳、王耀

4月7日19时,第六届健康科普大会暨2025健康科普传播月正式启动。本届大会由健康科普网络晚会转型升级而来,为国内首个聚焦“体重管理”的微综艺科普大会,通过权威内容配合创新形式,将“治未病”理念与体重管理深度融合,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健康盛会,成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生动实践。


院士领衔,共话体重管理新理念

这次健康科普大会聚焦全球性健康议题——体重管理,特别邀请到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分享他们的科学见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詹启敏,结合《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强调肥胖与癌症等疾病的关联,提出“科学饮食、规律运动、持之以恒”的“三快乐法则”,倡导以健康生活方式防病于未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从中医视角解析肥胖类型,指出“肉人”“脂人”“膏人”体质差异,呼吁公众通过适度运动与规律作息保持健康体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以能量平衡为核心,强调“吃动两平衡”,建议灵活摄入高热量食物的同时,需强化运动习惯。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则警示不良生活方式对慢病的催化作用,直言“改善生活习惯的防控效果远超医疗干预”。


四位院士一致强调了健康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健康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权威榜单,科学引领健康风向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特邀10位权威专家领衔,针对生理期饮食、运动强度与脂肪摄入、减重药物与方式等十个热点话题,揭晓“十大健康热议榜单”。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内分泌科主任魏华、北京小汤山医院有氧运动中心主任牛国卫、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神经外科主任医生李维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副部长李桂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医生郝鹏、天津市人民医院(南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春君、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雷敏、上海同仁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孙旖、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史宇,10位专家以科学分析、严谨数据揭示认知误区,以数据与案例破除健康谣言。榜单强调“个性化方案”的重要性,明确“极端方式损健康,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是根基”。

跨界对话,探索健康管理多元路径

大会打破传统科普边界,汇聚医学、体育、公益等领域专家共献智慧。全球首位速度攀岩大满贯获得者、中国国家攀岩队速度主教练钟齐鑫,以攀岩竞技为例,诠释体重管理对运动表现的重要性,鼓励公众“以攀岩精神直面健康挑战”。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谭先杰教授,通过子宫内膜癌临床案例,揭示脂肪堆积与雌激素异常的关联,疾呼“一胖毁健康绝非危言耸听”。


在圆桌论坛上,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科医生高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张金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传俯,他们围绕科普初心、科普人文、AI赋能科普等话题展开讨论,“口袋科普”“光芒计划”等优秀科普项目感动全场。




创新破圈,科普形式焕发活力

这次健康科普大会以“微综艺+情景剧”的创意形式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时空对话环节中,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施琳玲,首先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对话。“扁鹊”化身古代医者登台,以《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强调“养生贵在知行合一”,启迪当代健康管理。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尚书、天津市南开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鹤,他们既是优秀的临床医师,又是患者喜爱的健康类自媒体大V,携手登场为公众现身说法、形象科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副主任医师姚乐的脱口秀、金牌讲师们的群口相声,则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揭露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呼吁“科学减重需平衡心态与行动”。




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雄安新区卫生健康局、雄安新区未来健康传播中心共同承办。大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全球首位速度攀岩大满贯获得者、雄安新区及中国雄安集团相关领导、科普医生代表等共同启动“体重管理年雄安行动”、首届卡路里超级足球赛。



据悉,央视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华健康、澎湃新闻、凤凰健康、搜狐健康、腾讯新闻、新浪健康派、网易健康、抖音、《医师报》、“医学界”等媒体,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护理公开课等百余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传播矩阵同步直播。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