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启,春暖归
美好春日将如约而至
万物复苏时
更要注意预防以下疾病
01
流行性感冒
重点关注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冬春季高发。养老机构、密闭的交通工具、聚餐聚会等人员聚集场所容易感染。
重点场所: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聚餐聚会、密闭的交通工具等人员聚集场所。
重点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学生、工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
预防措施:
三勤
☑勤用流动的水洗手。
☑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去则规范佩戴口罩前往。
☑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主动
☑主动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健康监测。
02
麻疹
重点关注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非常强,在人口密集且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甚至是暴发。
重点人群:
14岁以下学生及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及时接种疫苗,在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可有效预防麻疹感染。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定期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奶瓶等用品。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烧开的水。
☑如果孩子得了麻疹,无呼吸道并发症的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肺炎并发症的患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有相关症状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03
水痘
重点关注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
重点场所:
好发于儿童,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机构引起暴发疫情。
预防措施:
☑ 接种水痘疫苗
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建议适龄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水痘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 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 加强病例管理
水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其他健康人群,患者需居家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不少于发病后2周,凭医疗机构开具的疾病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0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般关注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国内近期流行的新冠变异株致病力尚未观察到明显变化,仍是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
重点场所: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密闭的交通工具、聚餐聚会等人员聚集的场所。
重点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和有基础病的人群。
预防措施:
☑勤用流动的水洗手。
☑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健康监测。
05
感染性腹泻
一般关注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全年均可发病。常见的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多引起儿童腹泻;常见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也可引起各类人群腹泻。
重点人群:
全人群。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饮用煮沸的水,入口的蔬菜瓜果都要清洗干净,避免进食生冷、腐败或发霉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没有卫生质量保证的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清水洗手。不要靠近别人的呕吐物。
☑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应避免直接接触他人吃的食物和饮用水;对密切接触者及疑似患者实行严密观察。
☑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对6-24月龄婴幼儿口服减毒轮状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最有效方法。
06
百日咳
一般关注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百日咳传染性很强,家庭传播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模式,学校接触传播更加不容忽视。
重点人群:
所有人群,尤其是未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小月龄婴幼儿。
预防措施:
☑婴幼儿要及时接种疫苗。婴幼儿要及时接种疫苗。我国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为2月、4月、6月、18月及6岁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种儿童尽快完成补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如出现2周以上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应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并做好家庭内隔离。
07
猩红热
一般关注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的冬春季发病率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3~9岁为好发年龄。易在人群较为集中的托幼机构和小学中发生。
重点人群:
3-9岁儿童。
预防措施:
目前,对于猩红热仍没有研发出疫苗。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应避免到公共场所等人员聚集处,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家长还需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合理安排饮食,为孩子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对于预防疾病也很有好处。
☑有相关症状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新疆疾控
法律声明:易见新疆微信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易见新疆微信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