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减重经验的人都知道
“管住嘴,迈开腿”
是健康瘦身的唯一办法
运动无法偷懒
于是总有人想在“吃”的方面走捷径
通过食用一些“网红减肥产品”
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
真如商家所宣传的那样
吃下就能安全地燃脂瘦身吗?
01
网上购买“瘦身咖啡”
减肥不成反致病
2024年12月,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接到辖区群众段先生报案:他长期服用一款在网上购买的“瘦身咖啡”后,时常出现心悸、呕吐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怀疑他服用的“瘦身咖啡”里有违禁成分。
在拿到段先生提供的“瘦身咖啡”后,警方立即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款“瘦身咖啡”的确添加了有毒有害成分——西布曲明。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刘蓉介绍,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抑制药,对我们的心脑血管,尤其是心血管有很多的副作用,比方说会导致心律失常、心梗,心血管的这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比较多,在2010年已经禁止销售了。
通过受害人提供的网购订单,民警发现,这款“瘦身咖啡”的发货地点,就在兰州市安宁区某小区的一处快递集散点。经过对收发记录进行比对,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并从他租用的两套房屋里查获了大量“瘦身咖啡”。经过检测,刘某家中的18种“瘦身咖啡”都含有西布曲明。而和这些有毒咖啡一起查获的,还有两台塑封机和大量包装盒。
02
查封网店22家
涉案资金超过1500万元
据刘某供述,他只是一位“库管员”,主要工作就是把含有西布曲明的散装咖啡包装好,并根据与其联系的网店店主提供的地址发货,而这些有毒咖啡的源头在哪里,刘某并不知情。警方随后开始调查这些销售咖啡的网店。
随着办案的深入,专案组梳理出扮演“分销商”“店主”“库管”等不同角色的犯罪嫌疑人33人。其中:
分销商负责发展网店店主,要求他们利用虚假身份注册网店,并伪造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材料,规避网络平台监管;
网店店主则负责在网上进行虚假宣传,并承接消费者下单;
库管则根据店主提供的单号为消费者包装和寄送有毒咖啡。
而在这个营销架构的顶端,还有3名所谓的“大代理”,他们全程掌控货品制作包装、仓储物流集散、网店推广销售、涉案赃款洗转各个环节,并在甘肃兰州、广东惠州、广西贵港和南宁设置了四个仓库,方便就近发货和逃避警方打击。
今年2月,在全面掌握各类证据材料的基础上,专案组开展集中抓捕行动,将这些嫌疑人全部抓获。与此同时,警方还联合网信部门和相关平台,查封销售有毒、有害咖啡制品网店22家,捣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咖啡制品的犯罪窝点6处,查获尚未销售的有毒有害咖啡13万余袋,涉案资金超过1500万元。
西布曲明
是我国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请大家一定要警惕
减肥产品中的“非法添加”
1
什么是非法添加?
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质是指在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中禁止添加的物质,主要包括药物及其他非食品原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
2
常见的添加载体有哪些?
普通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多见于压片糖果、软糖、固体饮料、蛋白粉、咖啡、酒类、饼干等食品中。
3
了解西布曲明:
常见的非法添加类型有减肥类、壮阳类、缓解体力疲劳类、提高免疫力类、泻下类、辅助降血糖类、改善睡眠类、辅助降血压类、辅助降血脂类、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止咳平喘类、综合类等。其中,减肥类常见的有西布曲明、比沙可啶、呋塞米、氟西汀、氢氯噻嗪、麻黄碱、咖啡因等。
上文中所说的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可以让人增加生理性过饱感觉,降低食欲,减少饮食量。长期服用西布曲明,会出现口干、失眠、腹泻、心率加快、月经紊乱、四肢抽搐等不良反应,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甚至心肌梗死。早在2010年,我国就要求停止生产销售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药。
03
含有以下成分的“减肥药”
也千万别碰
1
芬特明
别名芬特拉明、1-甲基-3-苯基丙,是一种DEA管制类化学品,是我国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
芬特明大多作用于拟交感神经,以控制食欲或镇静。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心跳加速,高血压,睡眠困难,头晕和烦躁不安。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病。连续服用芬特明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随着剂量增加,吸食者可能会出现认知和精神障碍等情况。
2
安非拉酮
国家列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它主要刺激下丘脑神经中枢,导致食欲不振,达到减肥的效果,但会提高身体兴奋性,容易出现莫名情绪波动或失眠、情绪亢奋等。长期服用安非拉酮会极大损害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并产生极强的依赖性。
3
地西泮
国家列管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泮多用于抗焦虑、镇静催眠,长期服用具有耐受和依赖性,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恶心、头痛等症状,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狂躁易怒、厌食、厌世等严重情况。
4
氟西汀
氟西汀除了能够治疗抑郁症,较明显的副作用就是破坏人体的肠胃功能,导致人没有食欲、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不当使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千万不要盲目相信
网络上销售的减肥“神药”
如发现购买的减肥产品有问题
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反映
来源:“成都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综合自央视新闻、四川观察s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