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媒报道,据宗教与文化部考古与国立博物馆管理司消息,3月28日发生的强震导致地裂,使耶德娜布雅因瓦古城遗址的梯田式台阶和水上宫殿遗迹显露。当局将系统开展发掘保护工作,并规划向公众开放参观。

  

  位于曼德勒省德达乌镇耶德娜布雅因瓦古城城墙(西杜崩城墙)东北角外的这处遗址,经考证为贡榜王朝早期的白象王和实皆王时期建筑。

  缅甸曼德勒地区的因瓦古城曾是缅甸近四个世纪的首都,古朴的寺庙与斑驳的壁画都见证着王朝的兴衰与变迁,也承载着缅甸的历史记忆。但是却在这次地震中也遭遇巨大破坏,整个地区的900多座古建筑毁损比例达到近90%,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支离破碎。

  然而,在断壁残垣之外,在因瓦古城外围产生的巨大裂痕中,村民们竟意外发现了一处埋藏地下的佛寺遗址,缅甸考古专家目前已经开展了初步的勘探工作。

  据勒维诺律陀大臣所绘贝叶经图案显示,这座水上宫殿设有象队台阶建筑群,梯田式砖砌台阶及宫室均采用柚木建造。

  

  

  

  史料记载,耶德娜布雅因瓦第四王朝时期建造的水上宫殿建筑群包含5座带象队台阶的梯田式砖砌台阶、楼阁及斋提院等共18座建筑。若计入水宫,建筑总数可能达20座。这些建筑遵循缅甸传统建筑技艺,采用"一地一柱一丈高"的营造法式,上层设有王室礼仪空间。

  缅甸历史上的水上宫殿是君主举行沐首礼、泼水节庆典、新年水祭等重要仪式的场所。此次发现的建筑南侧梯田式台阶残件最早于2009年由当地民众烧砖时发现,考古部门随即实施保护。3·28强震后,在原有台阶遗迹周边裂缝中新发现了更多文化遗存。

  

  

  

  自4月6日起,考古部门展开试掘,已发现东侧梯田台阶的北向支臂及象队砖基。测得基础平台长10英尺6英寸,深3英尺8英寸;砖基转角2英尺6英寸;台阶出口曲线18英寸;扶手转角8英寸;台阶全长11英尺4英寸。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继续。

  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规模较贝叶经图案中的水上宫殿更为精简,可能是一座长约200-250英尺、宽约200英尺的木结构建筑,通过梯田式台阶平台串联。其形制接近因瓦的巴伽木寺(Bagaya Monastery)或曼德勒皇宫寺院群,可能拥有8-10组梯田台阶。专家认为这更可能是用于水祭庆典的"水上宫室",而非贝叶经描绘的水上宫殿宏大宫殿群。

  宗教与文化部表示,将持续推进缅甸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此次地震暴露的因瓦时期建筑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保护,并规划建设公众参观设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