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工业城市,上海制造的乘用车(上汽大众、特斯拉等),可以说是享誉全国。但是,在商用车特别是客车制造方面,上海市的影响力要小的多。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原上海客车厂也是我国客车制造业的摇篮。”

01—

新中国第一辆公交车

说到我国的客车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距今已有近100年了。这一年,浙江省基于美国的REO卡车底盘,改装出了国内第一辆城市公交车。1950年,上海客车厂的前身——上海公交客车修造厂,也做过类似的改装。

不过,这些都没有形成批量生产,还谈不上客车工业的开始。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卡车下线,标志着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正式起步。

1957年,上海公交公司客车修造厂,基于一汽解放的CA10型货车底盘,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国产公交车——上海牌57型公交车。该车全长8.29米,宽2.5米,高2.8米,发动机功率94马力,载客人数达到90人。

上海牌57型公交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形成了自己的客车生产能力,并很快就成为上海滩的主力车型。



02—

从单一车型,到百花齐放

继上海57型公交车之后,为了满足急剧增长的城市客流量。上海客车修造厂基于解放CA10B卡车底盘,又相继推出了SK660型、‌SK661系列‌铰接式公交车‌,为缓解上海城市客运压力贡献很大。

除此之外,上海客车修造厂还制造了SKD-644型无轨电车、SKD-663型铰接式无轨电车、SK-648型团体客车、SK-632中型客车、SK-653型公共汽车等各类型客车产品。

可以说,在60年代上海客车修造厂,研发的产品已是百花齐放了,甚至还研发了SK-651出口型的公交车。1966年,工厂已经具备年产600辆客车的能力,实力领跑国内客车制造厂。1970年,工厂更名为上海客车厂。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上海客车厂还联合吉林工业大学,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海燕牌SW710微型汽车,涉足了乘用车的制造。



03—

助力国产客车底盘诞生

在60、70年代,我国的客车制造业还是很落后的。国内的客车厂基本都是采用一汽解放、南汽、济南重汽等,厂家的货车底盘来造车,没有自己的客车专用底盘,产品的乘坐舒适性也很差。

在70年代中期,随着国内旅客公路运输需求的增大,研发自主的客车专用底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确定由常州长江客车厂牵头,联合上海客车厂、四平客车装配厂、吉林工业大学、西安公路学院等共同研发。

1976年,搭载第一代国产客车专用底盘的长江牌CJ640城市公交车,在常州客车厂诞生,这背后也有上海客车厂的一份功劳。



04—

上海客车厂的没落

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上海的汽车工业迎来高光时刻,1984年我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上海大众,在上海创建成立。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牌汽车,迅速火遍大疆南北。

相比上海市在乘用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上海客车厂并没有延续60、70年代的辉煌。随着国内各地客车厂的飞速发展,每个省份几乎都有不止一家客车生产企业。以江苏为例,就拥有常州长江客车、无锡太湖客车、扬州亚星客车、张家港牡丹客车等多家主机厂。

这些地方客车工厂的涌现,基本上占据了本地的市内公交、城际公路客车的市场,省外客车品牌一般很难进入。虽然整个客车市场规模在扩大,但上海客车厂却也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05—

从上海客车,到申沃客车

到了90年代,上海客车厂已经纳入了上汽体系,但也已经濒临破产了。到了1993年,上海客车厂注销,之后又组建成立了上海客车制造公司,但这也没有挽回上海客车陨落的命运。

上海客车制造业的再次复兴,要来到2000年了。这一年上汽集团与瑞典沃尔沃客车公司,合资组建成立了上海申沃客车公司,生产沃尔沃和申沃品牌的客车。

其实,这家合资企业与曾经辉煌一时上海客车厂,其实没有太大的传承关系。不过,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上海申沃客车又成为上汽集团100%控股的子公司,也算是上海市本土客车制造业的复兴了。



06—

最后

总的来说,上海客车厂作为我国客车工业的摇篮。在60、70年代曾经是国内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影响力。

但是,上海客车厂在后来的客车市场大爆发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延续曾经的龙头地位,而是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在马路上我们再也看不到了“上海”牌的客车影子,这也是上海汽车人的一大痛心之处。

不过,如今的上海申沃客车也将上海客车制造业传统延续了下来,在2024年度上汽申沃新能源客车的销量,还进入了行业销量的10强。

虽然这一销量不能与行业的“一通三龙”(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和厦门金旅)四大巨头相媲美,但至少国内客车行业也有上海制造的一席之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