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掀起的全球关税战愈演愈烈,遭受波及的各方都在想对策之际,身为这场“战争”发起者的特朗普在做啥呢?半岛电视台消息称,随着关税生效时刻一点一点临近,特朗普正焦虑地等待来自北京的电话。



这报道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无独有偶,日前,特朗普在他自创的社交媒体上写道,中国很想和我们达成协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口,我们正等着中国打来电话,我相信一定会等到的。

但特朗普不仅没等到中方的求和电话,反而,等来了中方的报复,甚至可以这么说,特朗普这不是误判,是错判,而错判的代价,是越来越难下场的“贸易战争”。



美国政府不顾国内外警告,强推对华新一轮加征关税,一波又一波加起来的总幅度已超过100%,特朗普曾期待中国会“忍不住谈判”,中方这边的回应很直接、也很硬气,四个字:奉陪到底。

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这轮关税战,中国还没出大招,美国内部先慌了。皮尤研究中心4月8日发布的一项权威民调显示:52%的美国人认为关税对国家有害;53%的人认为对个人生活不利;持负面态度者是持正面态度者的五倍。



而这项调查完成时,特朗普的“终极加税34%”还没实施,仅基于先前两轮10%的加征。也就是说,美国人只是闻了闻“税”的味道,就已开始反感,更别说“真香”。

另外,美国的党派分歧也凸显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脆弱性:80%的民主党人坚决反对对华关税;即便在共和党中,也有30%的人表示个人利益受损。更重要的是,50岁以下的共和党人反对声更高,而这一代人正是下一轮政治主力军。



除了老百姓的不满,特朗普也正面临来自党派内部的“反水潮”,就在他宣布加征关税的同时,四位共和党参议员“联手民主党”通过一项阻止对加拿大征税的法案,这在党派分裂的美国国会里极为罕见。

紧接着,艾奥瓦州资深议员查克·格拉斯利提出法案,限制总统未经国会批准加税的权力,这份法案目前已有七名共和党议员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动作,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几乎不曾见过。



此外,多个曾资助特朗普竞选的金主,包括几位大型农业财团和科技行业代表,近期也公开或私下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不满。毕竟,这一政策正在直接动摇他们的根本利益。

那么,在可以预测到的中方对美反制的“六张牌”,美方接得住几张呢?



在中方反制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中方仍保留六项重大反制举措,如有需要,可随时出手:

第一,限制从美国公司购买服务(法律、咨询、金融服务等);

第二,提高美国大豆关税;

第三,禁止进口美国家禽、漫威等好莱坞电影;

第四,暂停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

第五,启动对在华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调查;第六,限制美企参与中国政府采购流程。



另外,有新华社记者也在微博发布相同清单,不同渠道同样内容,显然不是巧合,更像是一种策略性释放信号:我们还没动真格,但对美反击并不缺子弹。

皮尤研究副主任劳拉·西尔弗指出,与2021年相比,美国人现在在国家层面与个人层面几乎“同步认清”加税的代价。2021年,44%的人认为国家受损,30%认为个人受损;而现在,两项指标都超过了50%。



这说明,美国对华政策的代价感正在全民扩散。而中方的强硬与克制,也正体现出一个大国,在面对外部极限施压时的战略成熟。

从特朗普等电话,到美国人等“减税”,谁等得起,谁先退场,不仅是心理博弈,更是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比拼。



特朗普心腹或许失望了,总统等来的不是“求和电话”,而是一轮轮“系统级报复”。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主动挑衅者,注定不会是赢家,而中国,这一次显然已做好打到底的准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