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中选品种供应清单正式公布,标志着中成药集采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此次集采涉及市场规模超300亿元,药品平均降幅达68.98%,部分产品降幅超90%,最高降幅达97.48%。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行业洗牌在即......
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中选品种供应清单公布
4月3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选品种供应清单的通知》,中成药集采即将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接下来,还有分配采购量、执行中选结果等工作。按照此前安排,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中选结果于本月执行。
图片来源:湖北医保服务平台
同时,还发布了《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首批扩围接续)(ZCYLM-2024-2)中选品种供应清单》,包含492条信息。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和第一批中成药联盟集采,两个批次共37个采购组,吸引了4.2万余家医药机构参与报量,涉及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药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达68.98%,有多款产品降幅超90%。其中最高降幅品种为神威药业的双黄连注射液(20ml ),降幅达97.48%;成都通德药业的注射用穿琥宁(20mg)降幅也达到96.23%。
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药品降幅排行TOP10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药品集中采购数据库
本次集采共有19个独家品种中选,包括血脂康胶囊、脂必泰胶囊、清开灵颗粒、保妇康栓等产品。独家品种中选产品的价格平均降幅为47.38%,较全部中成药集采中选产品的平均降幅低约20个百分点。
在独家品种中,降价幅度最大的产品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的脑心清片,中选价格为11.52元,降价幅度达69.3%;降价幅度最小的产品为海南碧凯药业的保妇康栓,中选价格为38.04元,降价幅度为22.37%。
随着中选品种供应清单的正式执行,血脂康、脂必妥、喜炎平、穿心莲、穿琥宁、炎琥宁等产品的市场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与此同时,未中选的中成药产品将面临更严格的管控。在采购周期内,未中选产品及流标采购组药品将被纳入联盟地区监控管理,并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纳入价格风险处置范围。医疗机构采购同采购组未中选产品的总量不得超过中选产品实际采购量的10%;价格低于中选产品最低值的未中选产品,不纳入执行情况考核范围。
中药饮片集采4月21日起落地山东
4月,中药饮片集采在山东的落地进程备受瞩目。4月3日,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执行全国中药饮片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4月21日起,全省参与全国中药饮片联采的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及药店,将按规定执行中选结果,面向患者销售中选药品。这一举措标志着中药饮片集采在山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紧接着,4月7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签订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首年度购销协议的通知》,各市医联体牵头单位与中选药品申报企业随即启动购销协议签订工作。药品集采购销协议作为集采落地的关键环节,其签订、执行与监管全流程的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了集采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效。
图片来源: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本次协议签订时间为4月7日至4月30日,期间招采子系统将于4月11日完成中选药品挂网,中选企业需在4月15日前建立配送关系。自4月21日起,山东省将全面执行全国中药饮片联采中选结果。与此同时,全国中药饮片联采相关企业于4月7日通过黑龙江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完成注册,为集采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首批全国中药饮片联采,共纳入21种中药饮片,100家企业中选,平均降幅29.5%,最大降幅达56.5%,参与的医疗机构超过6000家。中药饮片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此次集采从质量、竞价、追溯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为未来可能的新一批次大规模集采奠定了基础,品种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
经历两轮大规模集采后,中药饮片市场进一步开放,中药材原产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显著提升。头部药企资源不断集中,中小药企则逐步向细分市场和低价赛道转型,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成药集采扩面深化与行业变革
中成药集采作为带量采购政策重要延伸,已历经多轮实践(如浙江第五批、安徽、广东联盟集采等),规则虽温和但政策优化与扩面趋势显著。国家医保局规划2025年开展约20个地方特色全国联盟采购,覆盖中成药、中药饮片及高值耗材,预计国家和联盟集采品种达700个,推动中成药集采深化,带来行业新机遇。
政策导向明确,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优化中药集采政策,实现优质优价”,为中成药集采指明方向。第三批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中,入围企业筛选兼顾“价格竞争”与“技术评价”,综合考量报价降幅、医疗机构认可度、企业实力等多维度因素,确保公平透明,促进优胜劣汰。
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药品治疗领域分布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药品集中采购数据库
集采强化价格治理,通过比价关系、降价、竞价均值及中选上限等措施,缩小价差,纠正价格偏离。产品层面,前两批以口服中成药为主,第三批扩展至中药注射剂,未来更多品种及临床用量大的类别(如心脑血管、呼吸系统、骨科用药)将被纳入,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
竞争格局上,中小药企或因成本劣势遭淘汰,头部企业凭规模优势巩固地位。独家中成药暂免集采但需接受价格监测,以维护市场公平与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