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心中,高校教师不仅享受着不错的薪资待遇,工作还非常体面,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是最让人羡慕的工作之一。
可当人们真正走近这个群体才会发现,那些站在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身影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的双重夹击,职称晋升与学术竞争的现实,让很多高校教师不得不在透支健康的道路上负重前行。在此情况下,也频繁出现了高校教师早逝的悲剧。
比如自今年以来,就有数位优秀年轻高校教师因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李志明教授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0岁。
李志明教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炳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4岁。
杨炳友教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张金蕾因病去世,年仅46岁。
张金蕾副教授
这些本该在学术殿堂继续绽放光芒的生命,却在最灿烂的年华戛然而止。正当社会各界呼吁关注高校人才健康问题时,宁夏大学又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年仅41岁的李海波教授不幸离世。
一开始网上有人发帖称,宁夏大学41岁的李海波教授凌晨去世了,当时大家还不相信。
后面九派新闻发布的消息证实这起悲剧是真实发生的,李海波教授的同事称,李海波教授是因突发疾病去世的,他还表示,后续应该不会有讣告和追悼会。
说实话大家在看到媒体发布消息的时候,一方面感到痛心,另一方面感到无语。
痛惜的原因:李海波教授今年才41岁, 41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重要时期,再加上他生前在211高校宁夏大学任教,而这样的重点大学会有比较完善的保证教师身体健康制度,但他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41岁,让人感到可惜。
李海波教授
无语的原因:李海波同事称,后续应该不会有讣告和追悼会。李海波教授生前是宁夏大学测试分析中心副主任、教授,同时他还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hn Ioannidis教授团队发布的,该榜单通过统计每个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及其引用次数,采用6种指标建模进行综合评分,遴选出全球各学科排名前2%的科学家,能够入选此榜单的都是所在研究领域的大牛。
李海波教授不仅在宁夏大学是重量级教授,在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地位也非常高。像这样的大佬,在去世后,如果没有讣告和追悼会,真的有点让人无法接受。
一位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的学术精英,难道在生命谢幕时竟连最基本的仪式感都无法保留吗?希望宁夏大学要尊重人才,不仅要为李海波教授的去世发布讣告,也要为他举行追悼会。
李海波教授
其实当大家看完李海波教授的完整履历和科研成果后,会对李海波教授的去世感到更痛心。
李海波教授在2007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在本科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进行硕博连读,只用了五年时间,在2012年获得了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博士学位。
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顶尖985高校,学校的物理系在国内高校名列前茅。
李海波教授在博士毕业后,来到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在2013年来到宁夏大学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工作,担任讲师。在2014年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从事研究员工作。在2015年在宁夏大学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工作,担任副教授。
在2021年晋升为了教授,这一年他才37岁,能够在37岁就成为211高校的正教授,这不仅是年少有为的代表,同时也说明李海波教授真的非常努力。
他在2023年担任宁夏大学材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同年入选 “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李海波教授主要从事减贫与区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比如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宁夏重点研发项目等。他发表了12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有多个发明专利。
李海波教授今年41岁,他在2012年开始参加工作,从2012年到2025年,仅仅13年时间,他就发表了120多篇论文,出版了七部著作,这样的学术成果真的非常亮眼。当然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李海波教授付出的不懈努力。
凭借科研成果,他也获得了多项荣誉。比如有宁夏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2016年)、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017年)、宁夏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第二届宁夏创新争先奖(2020年)、宁夏科技进步三等奖(2021年)、宁夏大学“立德树人楷模 ”(2023年)等。
李海波教授是不可多得学术人才,他的英年早逝不仅给宁夏大学带来了损失,也给家人带来了难以接受的悲痛。
李海波教授的故事不该只是个令人叹息的个案。希望高校管理者应该建立更人性化的评价体系,给教师们留出健身、体检、陪伴家人的"生命空隙"。毕竟,再辉煌的学术成就,也换不回一个鲜活生命。
最后希望李海波教授可以一路走好,希望他的家人可以节哀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