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面对煤炭行业严峻下滑的形势,淮北矿业工程处钻探分公司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在钻探第四工区创新孵化一支生产“预备队”,通过构建人员共享、业务协同的“蜂群式”作业模式,不仅让工程空档之余的“沉睡资源”焕发新动能,更蹚出了一条“以人力要素重组撬动全要素提质增效”的转型发展新路径。

破冰:从“固定岗”到“流动哨”的机制嬗变

面对传统生产组织模式,钻四工区反井和物探工程存在生产接续不稳定,“旱涝不均”的现象,分公司打破工区壁垒,以钻四工区为试点组建钻探生产准备队。这支由32名“多面手”组成的机动部队,凭借“即调即用”的复合技能,高效完成各项任务。3月14日下午2点生产准备队接到紧急任务,到矿进行钻机设备的拆解、装车、打运及井下组装的前期筹备,要求2个圆班钻机开孔试运行。下午5点到矿连夜抢险拆解、装车12000钻机及460泵站,当天夜班装车入井,次日早班组装试运行,2个小班便完成的工程前期筹备工作。生产准备队闪电响应、协同攻坚、无缝衔接,创造了单班4人复杂钻机的拆解装车入井的专业新速度,实现从井下拆解到地面组装的全程无缝衔接,为重点工程施工时限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据统计,2024年生产准备队累计完成18项急难险重的支援任务。

蝶变:从“单一作业”到“全链服务”的能力升级

生产准备队创新推行“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服务,形成“拆解-转运-组装-施工-回收”的标准化流程。2025年完成的朱仙庄盾构钻探作业平台整体搬迁工程,许疃4台钻机和1台风动挖机的长距离复杂地段的回收工程以及邹庄盾构作业平台组装和清渣等复杂大型工程。生产准备队通过工艺革新、复杂攻坚、服务延伸,团队作业效能实现几何级增长,不仅工期压缩30%,让工区其他人员实现了价值再造。

聚势: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生态重构

钻探分公司通过宣传实施主动“挣工资”的理念,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柔性配置。今年一季度,生产转准备队跨工区支援作业达47人次,帮助兄弟工区解决筹备回收工程6项。生产准备队不仅在生产筹备、工程收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钻探分公司以“价值创造”为导向,通过柔性配置、角色进化、生态共建,推动人力资源深度激活。

分公司将深化“过紧日子”战略,谋划推进自制加工团队组建,通过自制加工、修旧利废、节支降耗等举措,盘活人力资源,构建起全员、全要素、全周期的精益管理体系。

从“人海战术”到“精兵作战”,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赢”,钻探分公司的创新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的深度挖潜也是应对行业寒冬的“棉衣”。当每个劳动者都成为价值创造的“活性因子”,企业的生命力必将如地心深处的煤层,在压力中孕育新的能量。(李振华 黄克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