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奉节县冯坪乡庙坝场镇,晨雾还未散尽,街上已传来阵阵吆喝声。场镇中间整齐排列着三张方桌、四块展板、数十个板凳,“摊位”面前挤满了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摊主”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们正在为群众讲解政策法规,普及交通安全常识,不时还有群众向“摊主”们反映意见。
近年来,为强化代表履职,冯坪乡人大探索推行“政策赶场汇”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以群众赶集日为载体,将政策宣讲、民生服务、民意收集深度融合,构建起人大代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代表沉下去、民意浮上来、为民服务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每到“赶场日”,人大代表们身着红马甲,化身政策“翻译官”,用方言俚语将晦涩的政策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土话”。宣讲现场,代表们以“案例+互动”模式,将农业补贴、医保报销等政策与村民身边事结合,接地气的讲解引得群众频频点头。为增强参与感,活动设置“有奖竞答”,群众争相抢答,奖品虽小,却让政策知识入脑入心。一位七旬老人举着刚赢得的洗衣粉笑着说道:“以前政策文件像天书,今天听代表一讲,连我这老脑筋都开窍了!”
县人大代表李美亮表示:“政策宣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让群众感受到政策温度。在这里,政策不是文件里的冷冰冰文字,民意不是表格上的抽象数据,而是板凳上交心的家长里短”。
这里,更是群众反映诉求的民意征集区,代表与群众促膝长谈,“场镇路口坑洼路该修了!”“学校门口堵车严重,娃儿上下学不安全!”……群众呼声被代表们逐一记录。
面对群众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代表们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热情,一一记录解答。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收集民生诉求30余条,推动解决道路修缮、健身设施安装等突出问题12件。2024年,冯坪乡人大票决并实施了场镇公厕改建工程,项目的来源便是“赶场日”群众集中反馈的建议。
“坐板凳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听到掏心窝的话,群众提问题是对我们的信任,必须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乡人大主席邵建辉说,“代表们通过“政策赶场汇”活动,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真诚交流、推心置腹,不仅拓宽了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更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适时调整方向,确保政务服务能够顺民心、聚民力、解民忧”。
如今,“板凳听民声”已成为冯坪乡人大履职闪亮名片。在这里,人大代表不仅是政策的传播者,更是民意的倾听者、问题的解决者,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为民答卷。(奉节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