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水利部消息,4月7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召开专题防汛会商,决定自4月8日起,实施三峡水库保春灌补水调度,保障长江中下游春灌用水需求。同时,开展三峡水库库尾减淤调度。

今年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少三成,其中长江中下游偏少近四成,流域约50%面积出现气象干旱,长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历史同期偏低2.3米至3.3米,沿线耕地春灌需求旺盛、灌溉供水保障压力大。

会商研究决定,实施三峡水库保春灌补水调度,自4月8日起加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按日均出库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控制,预计长江中下游沙市至湖口江段水位将抬升2.0米至0.7米,可明显提高沿江灌溉取水水深、增加取水流量,有力保障长江中下游春灌用水需求,助力粮食生产安全。

同时,本次保春灌补水调度期间相关条件基本满足三峡水库库尾河段走沙要求,为减轻三峡库尾河段淤积、优化淤积分布、保障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安全,会商决定同期实施三峡水库库尾减淤调度。在确定补水调度流量时,充分考虑三峡库尾减淤调度需要,并会同三峡集团组织开展调度前后三峡水库库尾河段水下地形监测,科学评估三峡库尾减淤调度效果。

会商强调,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进入汛期工作状态,坚持旱涝同防同治,抓细抓实各项防御措施。督促指导流域各地全面排查消除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体系风险隐患,持续优化三峡水库消落调度和丹江口水库供水调度。同时,加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对水旱灾害防御的支撑,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

编辑 刘梦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