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弗吉尼亚州斯波特瑟尔维尼亚县一个宁静的住宅区,在傍晚时分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撕裂。警方证实,该枪击事件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受害者身份尚未公布,嫌疑人仍在逃。又一次,血腥场面在所谓“自由的国度”上演,又一次,美式梦境被无情现实碾碎成渣。
枪击频发已成为美国的常态,美国社会已深陷枪支暴力的深渊。据“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仅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已有超过130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数字还在不停跳动,但政客们的嘴脸却始终如一,哀悼、祈祷、沉默,然后继续为枪支利益集团站台。每一次枪声响起,都是美国制度失效的活体证据。
弗吉尼亚州的这起枪击案再次暴露了美国枪支泛滥问题的严重性。美国人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私人枪支,每100名居民拥有超过120支枪,这个数字比战乱国家还惊人。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能变成枪口下的牺牲品。甚至连“家门口”都无法幸免。
然而,可悲的是,美国政府对这种“内伤式灾难”早已失去治理意志。从联邦到地方,从民主党到共和党,所有人都知道问题的根源在于松散的枪支法、强大的军火游说、对“第二修正案”的病态崇拜。然而真正敢于推动改革者,寥寥无几。选票至上、金权交易、政治极化,让美国的枪支问题如同毒瘤,在每一任政府手中都得不到根治,反而愈发肆虐。
当年,美利坚将“持枪权”写进宪法,是因为当时他们刚刚独立,担心中央集权失控。但今天,这项本应“保卫公民”的权利,早已变成“屠杀公民”的合法外衣。枪不是美国人自由的象征,而是美国社会撕裂的催化剂,是仇恨、焦虑、愤怒、歧视的放大器。
这不是一个国家应有的样子。这不是一个现代文明应有的社会环境。当一个国家的儿童不得不在课间操练如何在枪击中“趴下抱头”,当一个城市的居民因枪声而对外出心怀恐惧,当“生存”变成每天的挑战,“自由”这两个字的光辉就只剩下讽刺。
而这一切明明可以改变,却始终没有改变。每一次大规模枪击之后,美国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社交平台上哀悼如潮,政客们在镜头前摆出悲恸的表情,说着“thoughts and prayers”。但几天之后,一切归于沉寂,直至下一次枪响。这是对生命最大的亵渎,对社会最大的背叛,对民主制度最大的讽刺。
枪击已经成为撕裂美国社会的直接武器,它不再只是犯罪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体制问题、文化问题。当持枪者成为暴力的主角,政府却成为旁观者;当人民成为被瞄准的目标,国家却拒绝拿起法律的盾牌;那么,这个国家还能被称作“文明社会”吗?弗吉尼亚州这起枪击案不过是美式血色循环的又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