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俄乌战争进入第1140天。

先来看看战场上的情况。

库拉霍夫卡前线,几天前,俄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突袭,突破了乌克兰的防御线,但随后遭到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顽强阻击。过去24小时,乌军击退俄罗斯的三波机械化进攻。

俄罗斯损失了约17辆车辆和40名人员,同时未能越过第一个乌克兰雷区。



红军村前线,俄军再次发起突袭,但是未能突破乌军第35海军陆战旅的防御,多辆俄军装甲车被摧毁,多名士兵遭到击杀。



库尔斯克方向,乌克兰空军袭击了位于奥泽尔基的一个俄罗斯军事仓库,摧毁了机库、建筑物和设备。30多名俄罗斯人,包括无人驾驶飞机机组人员和维修队被消灭。

地面战斗方面,俄罗斯军队已经完成对格韦沃村(Guevo)的占领,但在继续推进时,被乌克兰军队毁了一个机械化纵队。





目前仍有奥列什尼亚和戈尔纳尔两个村子处于乌克兰的控制之下。



别尔哥罗德方向,乌军用海马斯摧毁了距离乌克兰边境26公里的一架俄罗斯Pantsir-S1防空系统。

地面战斗方面,目前仍然是俄军占据着攻势,但没有明显的战线变化。

总体来看,目前战场已经进入了僵持阶段。不过,有消息称,俄罗斯正在秘密集结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

据悉,当外交官们在和平谈判桌上签署文件时,俄罗斯将军们正在匆忙部署30,000名精锐部队,准备进行大规模进攻(这是自2023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进攻),以在经济压力迫使真正停火之前尽可能多地占领领土——川普声称如果俄罗斯不接受停火,将考虑对俄罗斯石油征收500%的二级关税。

乌总参公布的昨日战果,杀敌(毙+伤)1270人,俄军总伤亡达到了927580人(根据我的估计大约是乌军的2~3倍)。

普京签署了一项新法律,允许14-18岁的俄罗斯青少年在国营工作队伍中就业。此举旨在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再来看看其它消息。

《经济学人》报道了乌克兰研制的新装备。

乌克兰的“利马”(Lima)电子战系统能够干扰俄罗斯UMPK航空炸弹的卫星导航系统,降低的准确性。

据制造商介绍,该系统采用数字抑制技术,结合干扰、欺骗和网络来扰乱和打击导航接收器。

乌克兰推出了一款能够击落Shahed无人机的无人机。并在两个月内击落了20多架Shahed无人机和近10架侦察无人机。

该无人机最高飞行高度可达5公里,最高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

一名来自莫斯科的俄罗斯律师迪米特里,因反对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遭到政府关切,决心放弃自己的职业改支持乌克兰,经过多次尝试离开俄罗斯的行动后,终于加入自由俄罗斯军团。

此前他曾加入俄军进行训练,暗中提供俄军情报给乌克兰国安局。



德国莱茵金属埋头高速扩张 。

据报道,为快速提升产能,德国国防公司莱茵金属收购民用爆炸物部件制造厂,并将其投入“军用轨道”。

国际援助方面:

最后一批捷克斯洛伐克的T-72M1战车已运往乌克兰,截止目前,捷克已向乌克兰提供约 100 辆 T-72M1战车,波兰提供约 280 辆;

葡萄牙无人机制造商TEKEVER将在乌克兰开设商业代表处,这将使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无人机维护得到改善和加强;

加拿大向乌克兰交付了70mm CRV 7无制导空对地火箭的40,000台发动机;

比利时首相在基辅宣布,比利时今年将向乌克兰交付两架F-16战斗机,明年再交付两架。

他还公布了2025年为乌克兰提供10亿欧元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其中年度国防经费为1亿欧元。

在克列缅丘格,人们向4月4日在俄罗斯袭击中丧生的3岁男孩Tymofii做了最后的告别。

在这次袭击之后,川普罕见地批评了俄罗斯,称“他们正在疯狂轰炸”。但到目前为止,世界还没有看到川普对俄罗斯的任何行动。

众议员莫尔顿昨日就川普对泽连斯基和普京的评论向五角大楼高级官员提出了质询: “我们的立场是要通过力量实现和平。川普指责泽连斯基发动了这场战争...... 普京为天才和强有力的领导人,这是否在显示力量?”

五角大楼官员语塞难对,场面十分尴尬。。。

此前我曾经说过,川普的所谓“交易的艺术”,就是跟讲道理的人展示拳头,跟酷爱拳头语言的人讲道理,以次来推动和平,有点南辕北辙了。

高盛现在对乌克兰和平协议的几率定为70%,高于川普选举前的50%以下,低于2月份的76%。



唯一一位在乌克兰出生的美国国会议员维多利亚·斯帕茨(Victoria Spartz)表示,乌克兰必须向俄罗斯割让土地,并投票罢免泽连斯基。她说:

“我只是不明白他们怎么能要求保留自己的土地,”她对《电讯报》说,她支持特朗普与普京的谈判。这个滑稽的提议在她的市政厅里遭到了嘘声。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说,“与维多利亚不同,我们所有的土地一直都是乌克兰的,也将永远是乌克兰的。”

这让我想起了泽连斯基说过的一句话——

“乌克兰人民将为自己的国家而战,并将为此献出一切。我们从不先拿武器,但如果有人攻击我们的国家,我们就会坚持到最后一口气!”

恃强者之所以失败,往往在于他们习惯于低估“弱者”反抗欺凌的勇气和决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