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中和镇围绕“产城融合新区和生态文化体验区”的目标定位,坚持“以农活旅、以旅彰文、以文促旅”的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环线,发展农文旅“产业圈”,发展新业态,营造新场景,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助力乡村特色旅居产业快速“出圈”。

坚持党建引领,为农文旅融合发展“聚力”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积极挖掘整合全镇农文旅资源,立足“一村一品”,全力打造“新岐·世外桃源露营胜地”“中营·梅花村”等地方特色鲜明的农文旅融合精品示范景区。强化组织作用发挥,樊家营村党总支探索“巷道长+网格员”治理模式,聚焦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领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助推村庄面貌由绿化到美化。中营村党总支建立“合作社+农户”模式,持续巩固提升青梅产业,深挖“梅文化”内涵,借力公司化运营带动农户发展民宿、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新岐村党总支探索“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将生态禀赋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世外桃源·露营胜地”,通过发展旅游新业态,推动产业增效。

加强项目建设,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夯基”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近3年,中和镇通过争取衔接资金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式,实施了中营、新岐乡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街村桃树河思家慕傈僳文化园和中营村梅园提升建设等项目,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坚持把“微改造·精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建成新岐村史馆、新街桃树河思家慕傈僳文化园,盘活闲置农房改造民宿客栈、艺术工作室、咖啡馆等,最大限度挖掘辖区研学文化、农耕体验、民族文化,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餐饮等新业态联动发展,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增收路径,实现了“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农民手中去”。

深入文化挖掘,为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



把文化旅游融入节庆打造、文化融入景区提升、旅游融入产品展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旅游既有“美色”又有内涵。擦亮“中国梅花第一村”“世外桃源·露营胜地”“桃树河之夜”等旅游名片,推动发展观光游、研学游、体验游、亲子游,吸引游客体验游玩打卡。注重“土特产”挖掘,开发出雕梅酒、梅花蜂蜜、茶油等农特产品,依托本地旅游文化活动做好产品集中展销,引导游客成为本地农特产品的“品尝者”“消费者”和“分享者”,带动农特产品促销。2024年,中和镇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

加快企业引进,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续航”



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小招商、微招商”为切入口,加大市场主体引进,建立起“党组织+农户+市场主体”的运营机制,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资源禀赋,全方位谋划,多渠道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打造特色鲜明的旅居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品质,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全力描绘出“多点开花、以点带面”的旅游新图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