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皇帝正在为铲除鳌拜的事情沾沾自喜,殊不知,一封来自云南边境的信件瞬间将他拉回现实。

这份封信是坐镇云南的吴三桂呈上来的,不用康熙皇帝多想,一定是来要钱的,又是那些镇守边关的理由。



康熙皇帝已经习惯了,为了停止云南的战事,不得不每年向云南大量拨款,也是在那个时候,皇帝就想撤掉三藩。

吴三桂镇守在云南完全可以继续做他的平西王,但是他做出了一件错事,让他陷入了困境。



1. 镇守云南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明朝内部有农民李自成的起义,外部有清军的虎视眈眈,此时的吴三桂正镇守着山海关,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灭。

吴三桂权衡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共同击败李自成,此时清军势如破竹,瞬间统治了天下,建立清朝。



他因“功劳”被封为平西王,成为清朝定鼎中原的关键助力,此时此刻,云南边境仍然有南明势力的存在,为了稳固清朝大局,派遣吴三桂前去镇守。

吴三桂一路南下,凭借军事才能,镇压南明残余力量,永历帝朱由榔逃至缅甸,至此,南方大规模抵抗基本平息。



清朝皇帝看到吴三桂战功赫赫,就命令其镇守在云南,守护好大清的边疆,在云南,他拥有极大的权力,军事上,可自行任免将领、扩充军队,云南绿营兵几乎尽归其统辖。

政治上,云南各级官员任免他都能插手,吏部、兵部对云南官员的任命大多依从他的意见,因此,这些被称为“西选。”



起初,吴三桂治理云南有一定成效,组织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整顿商业秩序,云南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但随着权力膨胀,他野心渐起,开始培植亲信,意图将云南打造成自己的独立王国,此时的吴三桂并没有想造反的意思,他只想在云南称霸。



但是,康熙皇帝早就看出来吴三桂想称霸的势头,皇帝就准备撤掉藩镇,吴三桂也是个敏感之人,察觉到了皇帝的小心思。

吴三桂不得不进行保全自己的行动,于是,他就想到了杀掉永历帝来换取康熙皇帝的信任,以此来得到皇帝的嘉奖。



谁知他身边的洪承畴提醒他永历帝杀不得,如果你杀了他,你就没有与康熙皇帝叫板的筹码了。

但此时的吴三桂已经被他的野心完全蒙蔽了,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于是,他就发起十万大军进入缅甸捉住永历帝,最后将其杀死。



2. 撤掉藩镇

康熙皇帝看到边境的南明永历帝已经被完全消除,他就开始着手撤销藩镇的想法,先是收缴了平西王印章,顺便还收缴了他的人事权,收归中央管理。

看到皇帝的举措,吴三桂开始慌了,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洪承畴为何不让他杀掉永历帝的原因了,他为了缓和自己与朝廷的矛盾。



吴三桂主动上奏请求辞去云贵两地的管理职位,康熙皇帝直接答应了他的请求,还剥夺了他在云贵两地的所有司法权。

当永历皇帝被杀的那一刻,康熙皇帝就已经想撤掉藩镇了,刚开始皇帝也是害怕吴三桂拥兵自重,就提出了削减藩镇的兵力,吴三桂不想被削减兵力。



于是他想靠着杀掉永历皇帝的战功来换取皇帝的不削弱兵力的局面,但在后来所遇到的局势证明,他完全走错了这一步。

吴三桂的兵力大部分都是自己私自豢养的兵,并没有将其上报朝廷,即使是削减兵力,吴三桂的势力依旧不受影响。



也就是说,即使是受到康熙皇帝的裁军政策,吴三桂手上的兵力依旧很多,再者,他在云南的实力雄厚,完全可以继续招兵买马,充实自己的军队。

被剥夺权利的吴三桂瞬间傻眼了,没有了边境的动乱,他的存在在康熙皇帝眼睛里已经是可有可无了,只怪当时太贪心,想着权力,又想立功。



此时的吴三桂最多的就是后悔,后悔当时没有听取洪承畴的建议,留着永历皇帝的性命好与清朝对抗,可是现在已经没用了。

既然是因为边疆动乱才会让康熙皇帝赐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他就开始制造“战事”了,没过几天,他就开始向康熙皇帝呈上云南边境势力未完的局面。



一边说是南明的势力还未清除,一边说着苗疆势力的庞大,还有就是民间对清朝的反抗势力总之一大堆的借口让皇上派兵镇压。

3. 起兵造反

康熙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撤掉藩镇已经是迫在眉睫,而在此时另一个藩王竟然主动请求皇帝同意撤掉藩镇,允许自己告老还乡,他就是平南王尚可喜。



看到这样的情况,吴三桂就开始了自己的小算盘,现在的局势局势就是康熙皇帝撤掉藩镇是必须的,是无论吴三桂怎么做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与其等着自己被撤掉,但不如自己主动请求撤掉藩镇,于是,他就连忙呈上奏折,吴三桂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试探康熙皇帝,想让其留住自己在云南的势力。



谁知,康熙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这个时候的吴三桂瞬间傻眼了,没想到自己做了这么多,自己竟然变成了小丑,非常后悔当初没听取洪承畴的想法。

很快,皇帝就让吴三桂的军队转移驻扎在山海关外,吴三桂在明朝的时候就一直镇守在山海关,那里的条件很是恶劣,他实在是不想再回去那个地方。



于是,他就又向皇帝请旨要钱,原因是军队的搬迁是需要银子的,这么多的兵力要花费不少的银子,吴三桂知道清朝的国库里已经没有钱了。

没钱搬迁,那他就可以继续在云南这个地方了,他就将这个问题踢回了皇帝的手上,康熙皇帝也是聪明过人,随即问道,既然是移到关外,也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了。



这下子,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吴三桂的手上,这下吴三桂可就难受了,他的兵力大多数是降军,他们跟着吴三桂就是想发财并没有别的追求。

这下子让他进行裁军,还不给钱,他手下的士兵肯定是不乐意的,如此一来,他就剩下一个方式了,那就是起兵造反,但此时的他已经年龄大了,没过多久他就失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