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据彭博社等多家媒体4月8日报道,哈佛、塔夫茨、斯坦福、哥伦比亚等全美顶尖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正在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签证大清洗。美国移民当局在没有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大规模撤销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的学生签证,理由荒唐得令人发指:有人因为“参加支持巴勒斯坦的和平集会”,有人因为“轻微交通违规”,甚至有人仅仅是在街头行走时被无端逮捕。这一波操作,不仅激起高校普遍不安,也引发全球教育界的集体震惊。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所谓“加强边境安全”已逐渐演变为“全面锁死国门”,从边境围墙到旅行禁令,从庇护限制到遣返打击,每一项政策都在用“国家安全”这个万能理由打压移民、驱逐异己。而这一次,枪口直接对准了在美国合法学习、拥有签证、交足学费的外国学生,连哈佛、斯坦福的高墙都没能挡住这场政治风暴。

塔夫茨大学博士生鲁梅伊莎·厄兹蒂尔克被无预警拘捕,土耳其籍,无犯罪记录,仅因政治身份敏感;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马哈茂德·哈利勒参加一次巴以问题相关集会,签证便被撤销并关押在移民监狱中。如此粗暴的做法,已经突破了文明社会应有的法治底线,把所谓“学术自由”撕得粉碎。

据美国国务院官员鲁比奥证实,仅上个月就有超过300名外国学生的签证被撤销。加州大学系统、达特茅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纷纷报告学生遭遇签证取消。斯坦福大学承认有6名学生受到影响,哈佛大学也表示至少5人签证被撤。而根据最新消息,至少有两名学生已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控诉“未经过正当程序便遭签证撤销,侵犯了其基本权利”。这是一次制度性收缩,是“美国优先”逻辑下对全球人才的公开驱逐。它不是偶发行为,而是有预谋的政策转向。



特朗普政府清楚,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教育目的地之一,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年每年为美国高校和地方经济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收入。可如今,美国已不再需要这些“聪明的外来者”,他们的知识可能构成“威胁”,他们的言论可能激发“反叛”,他们的存在在特朗普眼中,可能就是“不够纯种”的政治风险。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反全球化思维,是一种彻底的民族主义回潮,是冷战式敌意对教育和文明的又一次绑架。

现在,美国政府似乎正以“签证吊销”作为打压异见的工具。一旦你参与了敏感话题,哪怕只是站在校园里举了块标语,都有可能遭到签证撤销与强制遣返。这种做法,不再是移民管理,而是政治清洗。这让人想起的是极权时代的“学术审查”“思想审判”,是以行政权力摧毁个体自由的教科书案例。

这场签证风暴的影响远不止于学生个体,它正在摧毁全球对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信任。长期以来,美国大学依靠其自由氛围、学术开放和人才政策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学生。如今,当学生因表达观点被关入移民监狱,当高学历签证成为“随时作废”的易碎标签,全世界都在重新评估:美国,还是那个“知识灯塔”吗?



美国高校正集体陷入尴尬。一方面,他们依赖国际学生维持高昂学费与科研产出;另一方面,他们又无力保护这些学生免受政府的粗暴对待。他们的声明措辞谨慎、无力,面对总统和国务院的压制,也只能象征性“表达关注”,却无力阻止一个又一个学生从课堂被拖入监狱。“自由的国度”正在变成“选择性开放”的堡垒,而留学生,成了这座堡垒外的牺牲者。

美国政府曾高调宣称“欢迎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如今却用实实在在的遣返通知书告诉全世界:你再优秀,也可能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一脚踢出门外。学术不是护身符,名校不是免死牌,你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消失”的目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