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的四月,清晨贺兰山的风依旧清冽。早晨6点,宁夏银川市的天色尚未破晓,宁夏二泉环境公司的环卫工人吴新爱已经结束了两个多小时的清扫工作。 “肚子饿了,嗓子也干得很,但只要看到驿站的灯亮着,心里就踏实了。”吴新爱说道。


职工驿站现场图片。宁夏总工会供图

在宁夏,像吴新爱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过10万人,他们包括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是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工作流动性强、劳动关系不稳定,他们常常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宁夏总工会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会驿站”建设,让劳动者在奔波之余,有一个温暖的“家”可以歇脚、充电、取暖、避暑,甚至学习、维权。截至目前,宁夏各级工会建成了1034个工会驿站,累计服务劳动者超50万人次,成为宁夏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阵地。

从“歇脚点”到“综合服务站”

早期的工会驿站,主要提供饮水、充电、临时休息等基础服务。但随着劳动者需求的多样化,驿站的功能也在不断升级。

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职工驿站,外卖骑手张梦婷熟练地用微波炉热好早饭,又从医药箱里取出创可贴,处理被快递盒划破的手指。“以前只能进来接杯水,现在连热饭、急救、手机充电都能解决,还能免费领到工会发的劳保用品。”张梦婷笑着说道。

如今,这样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驿站在宁夏并不少见。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司机之家”职工驿站,专门为货运司机提供淋浴、洗衣服务;吴忠市利通区的“骑手驿站”,配备了智能快递柜,方便外卖员临时存放货物;固原市原州区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在冬天提供姜汤和暖宝宝。

从“普惠”到“个性化”“精准”服务

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需求不同,宁夏各地的工会驿站也在探索“个性化服务”。

在银川市西夏区“骑士驿站”,工会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为骑手、快递员提供心理疏导。“干我们这行压力大,有时候顾客一个差评,一天白干。”外卖员张磊说,“和心理咨询师聊完,心里舒坦多了。”吴忠市利通区驿站的“法律微课堂”很受欢迎。去年,网约车司机马师傅通过驿站的工会法律援助,成功讨回了被平台克扣的5000元收入。 中卫市沙坡头区的驿站配备了血压仪、血糖仪,方便货车司机和环卫工人随时监测健康。

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夜班快递员、代驾司机、清洁工,往往在深夜仍奔波在城市街头。为此,宁夏工会推动197家驿站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服务,确保夜间也能提供服务。

“凌晨两三点送完最后一单,能有个地方喝口热水,给手机充会儿电,真的特别暖心。”银川市兴庆区的代驾司机刘师傅说。

“朋友圈”=工会+社区+企业+志愿者

工会驿站的高效运转,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宁夏总工会采取“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整合资源,扩大驿站的服务覆盖面。

许多驿站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环卫站点、加油站等地,方便劳动者就近使用。银川市西夏区“骑士驿站”与社区医院合作,每月为骑手提供免费体检;石嘴山市惠农区“货车司机之家”设在物流园区内,方便司机休息、换胎、修车。一些爱心企业也加入驿站建设:中卫市沙坡头区驿站由本地枸杞企业赞助,常年供应枸杞红枣茶;吴忠市红寺堡区驿站与连锁超市合作,提供免费早餐券。不少驿站由工会干部、社区工作者、退休职工等担任志愿者,负责日常管理。在固原市原州区,甚至有环卫工人主动报名当驿站管理员:“我们最懂户外劳动者的需求,能帮就帮一把。”

工会驿站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工会联系劳动者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劳动者可以便捷地加入工会,享受更多权益保障。“以前觉得工会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加入工会真的有保障!”去年冬天,银川市快递员小李因车祸受伤,工会不仅帮他申请了医疗补助,还协助他维权,最终获得合理赔偿。

工会驿站的灯光,让城市记住了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累了,就来驿站歇歇;有困难,就找工会帮忙。”这不仅是宁夏工会的承诺,更是对每一位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让“工会服务在身边”从口号变为触手可及的温暖现实。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