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挖通长度只有134.2公里的平陆运河,我国不惜花费700多亿,硬是要打通这条自京杭大运河后一千多年来,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回顾历史,京杭大运河的开辟,贯通南北宏伟大业,创造了流淌千年的奇迹,那么放在高铁如此发达的当今,开通运河还有必要么?平陆运河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建设平陆运河难度有多大?

广西作为东南沿海省份,原本应该凭借毗邻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这一区位优势,发展成为支撑我国东南地区出海航运的关键枢纽,但遗憾的是,广西境内以西江水系为主导的江河,大多受地势影响,呈现西北至东南走向分布,横贯广西后,只能从广东的珠江口入海,这就导致广西内河航运与沿海港口联结性不足,很难形成河海联运模式。为改变这一现状,平陆运河应运而生,这条运河连接南宁市西津库区的平塘江口,向南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直达北部湾,运河不长,只有134.2公里,但建设过程却遍布荆棘。

平陆运河主要分为4个区段,包括从平塘江口至沙坪河的沙坪河段,从沙坪河与钦江支流旧州江汇合的分水岭段,沿钦江南下的钦江干流段,以及最后接入北部湾钦州港海域的入海口段。



这些部分区段,借助现有河流裁弯取直,为了打破西津水库与海平面之间大约65米的落差,让河水顺利南下,还需要建设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枢纽工程,其中马道分水岭段工程难度最大,这一地区上下游落差近30米,需要劈山开河,建设双线船闸水利枢纽才能克服这里的水位落差。据统计,平陆运河需要挖掘3.29亿立方米的土石,这一数字是三峡大坝的三倍多。

为了让船舶在运河中实现连续航行,还需要拓宽船闸尺度,技术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项目估算总投资高达727亿元。但即便工程量巨大,投资成本极高,平陆运河工程在2022年8月28日依旧如期开工,目前,平陆运河沙井钦江大桥正在加紧建设。截止到4月6日,运河已经累计完成形象投资521亿元,占工程总概算的71.6%。按照计划,总工期为52个月,2026年年底便能完成主体部分。



我国费劲修建平陆运河究竟值不值得?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开辟后,成功连接黄河和长江,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水运航道,既可作为战争年代粮草和兵力运输的关键通道,又能成为南北商贸往来和文化融合的重要纽带,对维系国家正常运转意义重大。

在全球仍以海运为主要贸易方式的时代,通过开辟运河确实能够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成为各大洲之间沟通的捷径,比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但这些运河联系的都是海洋与海洋。在我国逐渐构建起“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打通亚欧大陆桥,推行通过中欧班列在陆上实现亚欧贸易沟通的当下,我国在内陆建设这条平陆运河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首先,平陆运河开通后,将重塑广西水运格局,广西的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将不再需要绕行广东,也不需要借助公路铁路,便能直接实现通江达海,广西本身就是个多山的省份,交通建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开通运河,有利于在广西形成立体交通网布局,真正将广西打造成我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推动广西实现经济腾飞。



与此同时,平陆运河还将成为我国云贵、川渝、新藏等西南、西北内陆出海最便捷、最经济的通道,预计航程将缩短560公里,节省大约3至4天时间,节省30%以上的运输成本。

并且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开通后,还将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迅速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有助于加快构建“东盟地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 跨境跨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平陆运河也将在此规划下,有效衔接“一带一路”,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关键枢纽,进一步增强国家经济发展韧性。过去被称之为偏远边境地区的云南、西藏等地区,也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总之,平陆运河已成为我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不可替代的一环。西南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就看平陆运河如何带动整个西南地区扭转乾坤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