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刘乙光的任务终止了,他马上就要退休了。所以,看管张学良的任务到此结束。

刘乙光毕竟是代表蒋介石来看管张学良的,因此临行之前,还是为他办了一次小型的欢送会。

张学良难得也出席了这场仪式,在仪式上,张学良知道刘乙光的生活也并不好,就慷慨的准备为他捐款。

当时有人询问张学良对刘乙光的态度时,张学良对这位陪伴自己25年之久的看管人,说出了既爱又恨的总结。

那么,刘乙光都做了什么,让张学良既爱又恨?

1936年底,张学良傻乎乎的跟着蒋介石回到了南京,但迎接他的却是软禁生活。

戴笠担负起了执行软禁的任务,为此,军统还在内部为张学良一个人设立了将军管理处,专门用来看管张学良。

由谁来担任这个处的主任,成为了戴笠头疼的事情。但他的内心当中有一个合适的人选,那便是他的师兄,黄埔4期的刘乙光。

在征得蒋介石同意之后,这一人选也定了下来。刘乙光走马上任成为了少校处长,开始执行监管张学良的命令。

在这之前,刘乙光空有黄埔4期毕业生的头衔,却在军事与政治场上没有获得较大的关注。

后来,投靠蒋介石之后也不过才成为了警卫队长。他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从未获得过独立带兵的机会,这也让他黄埔生的名号浪得虚名。

有幸能够获得老蒋亲自点头授予的看管任务,刘乙光十分珍惜。他也清楚张与蒋间的个人恩怨,所以,一折不扣、一丝不苟的执行监管。

本想借着看管张学良博得蒋介石的好感,只是没想到这一看管就是25年,虽然中间获得了晋升少将的机会,但这个少将徒有虚表而已。

被软禁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再加上碰到了刘乙光这个死脑筋,张学良的生活更加凄苦。

软禁期间,张学良所有对外联络的渠道与方式,通被刘伟光把持着。

外界有寄给张学良的东西,张学良不是第1个接收人,刘乙光才是。

他会毫不留情地打开别人寄来的东西,无论是用刀刺,还是剪刀,全部被他暴力拆解。

然后,一一确认其中物品没有异样之后,才会交给张学良。



当然,有多少东西能够最终到达张学良的手中,还要看刘乙光的心情。克扣乃至私吞张学良的东西成为了刘乙光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张学良关押的地点被换了好几处,刘乙光也跟着张学良跑遍了小半个中国。他的内心当中自然有气,这些气全部被他撒到了看管张学良的任务上。

1946年到了台湾之后,二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密。

定居下来之后,张学良的包裹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外界寄来的东西纷繁复杂,既有吃的,也有信件,更有一些手帕类的东西

对于吃的,刘乙光毫不客气的自己享用,而对于信件,刘一光永远是第1个看的。至于手帕这样无关紧要的东西,刘乙光都是随手丢弃。

哪怕是宋美龄送来的点心,他都敢独自享用,不给张学良看到的机会。

这还是对外交流,在张学良的私生活上,刘乙光管的也不少。

张学良散步的时间,他要控制;张学良晒太阳的位置,他要画出来。

只要是张学良想干的事情,就必须征得刘乙光的同意,不然就会受到他的责难与限制。

用张学良的话来说,刘乙光吃和他一张桌,睡和他一个屋,完全就是自己的影子,只不过这个影子翻身做起了身体的主。

这是张学良之所以恨刘乙光的原因所在,除了恨以外,张学良对刘乙光还有深深的爱。

1938年秋,张学良被转移到了修文阳明洞关押。在那里,张学良突然得了一场重病。

盲肠炎的疼痛与危急让张学良差一点一命呜呼,但要就医必须通过老蒋的同意。是刘义光没有请示,直接将张学良送到了贵阳中央医院。

此举救了张学良一命,所以,张学良的内心当中始终对刘乙光有一份感激。

除了这次救命之恩以外,张学良被关押期间,刘乙光虽然看得紧管得严,但也为他抵挡了一些无用的外交。

甚至,为他避开了一些风言风语,让张学良的小世界有了一些难得的清静。

1962年,刘乙光的任务结束,他要离职了,张学良对他又爱又恨,但还是送了他最后一程。



刘乙光走了之后,新来的段毓奇成为实际看管人,张学良的生活也因此有了些许改变。

退休后的刘乙光一直活到了1982年,80岁的时候才去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