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质”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对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全市上下聚焦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形成了一批具有成都城市特点和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展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探索与生动实践,成都发展改革推出“向‘新’求‘质’”专栏。
今日聚焦青白江区
一起来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诸多新科技为一体的未来产业,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青白江区聚焦新能源商用车细分领域,深入推进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建圈强链”,以新优势、新活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NO.1
背景情况
青白江区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和成都中欧班列始发地,拥有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等多块“金字招牌”,辖区面积3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万人,连续六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
近年来,青白江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以龙头企业重汽成商为牵引,从创新赋能、拓展市场、延展产业链条等方面出发,积极拓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带动本地企业实现产业链融通发展。
2024年,累计生产新能源商用车3535辆,同比增长162%,其中,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生产353辆、同比增长341%,实现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52%。
NO.2
做法成效
01
精准施策,量身定做“政策服务包”
针对企业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转型升级需求,形成服务专员分片包干服务制度,秉持“服务专员、销售专员”服务企业意识,瞄准重汽成商新能源商用车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和场景应用,围绕增强重汽成商能源、用人、融资等要素保障,制定《成都市青白江区促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成都市青白江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围绕积极推进商用车氢能化、打造绿色示范区和示范应用场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02
创新赋能,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引导支持重汽成商开展氢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创新,优化整车研发设计流程,提高整车综合性能。
鼓励重汽成商参与成都市氢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揭榜挂帅项目,与成都市内相关领域优势企业合作研制氢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支持重汽成商联合东方电气揭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2024年争取订单480辆,预计2025年3月底完成上牌。联合希迪智驾研制智能网联汽车联合运行监控平台,研制的无人驾驶重型卡车在香港隧道项目上成功启用。
03
延展链条,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瞄准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链,围绕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出台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专项招引行动方案,编制重点目标企业清单,靶向招引,助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生态圈建立。
出台政策,鼓励重汽成商加大对本土中小企业采购力度,通过大力采购本地企业的车架横梁等汽车零部件,带动区内成都宝维、成都博盈车桥、成都瑞杰、成都润洋、正兴集团成都车轮等本土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累计实现重汽成商属地化配套36类产品、560种零部件,新能源商用车本地配套率提升至80%左右。
04
拓展市场,强化推广运用
借助省市部门“抓订单、拓市场、促交流”活动,开展重汽成商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推介。2023年与宁德时代、蜀道物流、重汽成商、金汇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成都市城管委将2024年成都新能源商用车展销会直接开进了重汽成商生产车间,达成新能源商用车采购订单共计749辆。联合蜀道物流集团建设亚蓉欧国际供应链中心等物流项目,协议优先采购重汽成商新能源物流商用车。
助力重汽成商通过成都国际铁路港口岸拓展海外市场,将产品推向非洲、南美洲及中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四川商用车出口标杆。2024年,累计出口新能源商用车3386辆,实现出口交货值8.1亿元。
NO.3
实践启示
01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面对面”解难题
持续开展企业常态化走访服务活动,挖掘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团队,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借贷、市场开拓、人才招引等问题,定期复盘问题诉求办理情况,建立问题征集、分类交办、限时办理、结果反馈、跟踪问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设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浮动标准,精准走访指标超幅企业,实施联系服务企业“专员制”。
02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实打实”拓市场
用好通道班列和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等“金字招牌”,定期牵头举办供需对接会、产品推介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发布区级采购、协作机会、产业链配套需求等清单,帮助企业搭建平台、争取订单、拓展市场。
完善发布青白江工业产品名录库,争取更多企业上榜“成都造”工业企业名优产品目录、“成都工业精品”名单,打造具有青白江特色的制造业名片。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调研新能源商用车、智能电器等高附加值制造业产品市场需求,联合成都铁路港管委会、先进制造业企业、产业联盟等组团出海,拓宽制造出口渠道。
03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点对点”提思路
瞄准重汽成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链,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做强链主做优配套,形成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加工制造,再到整车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聚联动发展。前瞻布局氢气制取、储运、应用全产业链,支持玉龙化工加快尾气制氢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鼓励本地化工企业发展工业副产制氢,做长本地产业链条,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 来源 | 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