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年轻人

从上海赶到杭州一个地点打卡

——拱墅区体育场路356号

这里是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

他们来到这里只做一件事

发电报!!!!


之前

一则消息让无数人感慨万千:

2025年5月1日起

杭州将全面停止电报业务

此后全国仅剩北京还在坚守


这个长达近200年的通讯工具

即将退出历史


90后的小孟姑娘

一大早就和朋友

从上海乘坐高铁来到杭州

她说上海已经无法收发电报了

听说杭州也即将停止电报

就乘高铁赶了过来

一个格一个字

收费一毛四

电报费用几十年都没变过

但要求现金支付

小孟还提前准备好了零钱


“00后”大学生小赵

也是一大早从上海赶来

他说目前国内

能收发电报的地方不多了

就找了个在北京同学帮忙收电报

同学回家时

再顺道把电报带给他

电报内容就几个字

“有事速回微信”


他说,“电报是比较传统

也比较慢一些的交流方式,

用电报去展现我们这个时代,

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

营业厅负责收电报的黄先生说

现在每天

大概能收到200份要发的电报

发报人有从上海坐高铁过来

也有从北京千里迢迢来的

多是年轻人,大学生最多

偶然也有年迈的老年市民

大家回忆

那个年代电报字字如金

从“母病速归”到“生日快乐”

每个字都承载着

来不及说出口的情感


过去

发一封电报抵得上一周伙食费

可如今0.14元/字的价格

连一份快递费都比不上


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的主机

电报是一种

用编码代替数字和文字

再将其以电信号发送出去的

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

于1837年被发明

在没有互联网和电话的时代

电报最快捷地缩短了

世界的距离


发件地电报柜子


标准电码本记录着4000多个中文编码

如果再给你一次发报机会

你想发给谁、想说什么话?

资料丨人民网 上观新闻 新闻坊

编辑丨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