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是“世界库欣日”,这个鲜为人知的日子背后,是无数患者与少见病抗争的故事。半年多以前,21岁的方女士因体重暴增、闭经和满月脸陷入人生低谷,最终被确诊为“库欣综合征”。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护航下,她通过手术迎来新希望。已康复出院的她感慨地说:“别放弃,每一次坚持都在靠近曙光!”
半年暴增15公斤,她的身体“失控”了
“连喝凉水都长胖,肚子像气球一样鼓起来”,方女士这样描述自己的异常。半年里,她的体重飙升15公斤,腰围暴增,四肢却仍旧纤细。
更令她焦虑的是,她的脸上长满痤疮,月经戛然而止,皮肤薄得轻轻一碰便淤青,大腿内侧还爬满紫红色裂纹。尽管她严格控制饮食,血压却飙升至160/100mmHg,血糖也亮起了红灯。
“都说我像怀孕了,却查不出原因。”方女士回忆。方女士前往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时,内分泌科专家彭晓娟博士从她的“满月脸”“水牛背”和皮肤紫纹中捕捉到关键线索——这可能是库欣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抽丝剥茧分析,揪出“隐形元凶”
在医生的建议下,方女士接受了系统性检查:定性诊断显示,她的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24个小时尿游离皮质醇远超正常值,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未被抑制,证实体内存在异常高皮质醇分泌。
在定位诊断中,方女士的血浆ACTH水平升高,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显示垂体源性特征,垂体MRI进一步锁定“罪魁祸首”——一个直径8毫米的垂体ACTH瘤。
“库欣病是垂体瘤过度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发的少见病,仅占垂体瘤的15%,却会导致全身代谢失常。”彭晓娟博士解释道,这类患者常因症状隐蔽被误诊为单纯肥胖。
微创手术“拆弹”,找回消失的腰线
面对这一疑难病例,医院集合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病理科、肿瘤放疗科专家的垂体肿瘤MDT团队细致讨论,为方女士定制了治疗方案。
术前激素水平调控至最佳手术窗口,微创手术方案在三维影像导航下反复优化,毫米级的肿瘤病灶通过动态增强扫描被清晰锁定,术后病理诊断为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一切准备就绪。
神经外科主任叶远良博士团队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在不到2个小时的手术中,成功切除深藏垂体深处的肿瘤。术后第一天,方女士的皮质醇水平明显下降。术后三个月,她的体重减轻20余斤,月经恢复正常,满月脸逐渐消退,皮肤也重现光泽。“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方女士说。
早诊早治可显著改善预后
记者了解到,库欣病虽少见,却可能潜伏在每一个“异常肥胖”的个体中。数据显示,库欣病的年发病率为0.24/10万人口,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至10倍。然而,由于症状与代谢疾病高度重叠,超过半数患者确诊时已出现心脑血管损害或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肥胖不一定是懒惰的代价,可能是疾病信号。”MDT团队负责人彭晓娟强调,若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目前,柳州市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能够将库欣病确诊时间大大缩短。
专家提醒,如果您或家人出现以下症状,请警惕病理性肥胖,筛查皮质醇水平,早诊早治可显著改善预后:出现与年龄不符的症状者,如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出现多种和进行性发展的典型症状,如肌病、多血质、紫纹、瘀斑、皮肤菲薄;身高百分位数减低而体重增加的儿童;合并肾上腺意外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