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LED路灯和摄像头、增设公共晾晒区、建立标准化指示牌系统……近期,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江川路街道新闵小区顺利完成“美丽家园”改造,实现了从“老旧杂乱”到“整洁宜居”的华丽转身。
安防升级,照明覆盖率100%
改造前的新闵小区,安防状况令人担忧。路灯系统年久失修,多数路灯散发着微弱昏黄的光,小区夜间照明覆盖率不足40%。同时,社区监控探头像素极低,夜间拍摄的画面中,人脸与车牌模糊难辨,一旦发生剐蹭,由于监控不清,事故责任认定困难。小区居民张阿姨回忆道:“以前一到晚上,小区里面黑黢黢的,还有张贴小广告的人随意进出,让人心里一直不踏实。”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本次美丽家园改造过程中,新装了147盏LED路灯,亮度提升至原来的3倍,实现了小区主要道路及公共区域100%照明覆盖。同时,新增并升级了高清摄像头,与路灯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起无死角的立体安防网络。在小区入口处,还特别安装了针对车辆两侧的“特殊探头”,一旦发生车辆剐蹭,能迅速确定是否在本小区发生,便于有效化解纠纷。
如今,新闵小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区域实现了监控全面覆盖,从依赖人力巡逻的“人防”模式迈入智能化监控的“智防”时代。近期,借助这套安防网络,小区安保人员还成功抓获一名长期在小区张贴小广告的人员,有力维护了小区的环境与秩序。“现在再晚回家都不害怕了,很有安全感!”居民们纷纷点赞。
基础设施优化,新增175个机动车位
基础设施方面,新闵小区曾长期饱受困扰:路面排水不畅,每逢暴雨,低洼区域积水可达15厘米,居民出行严重受阻;停车位极度匮乏,不到400个停车位要满足600多户有车家庭的需求,停车纠纷不断。而且,由于缺乏公共晾晒区域,居民无奈私拉晾衣绳,既影响小区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
此次“美丽家园”改造,重新规划整合了小区空间,新增175个机动车位,配套建设22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棚,不仅缓解了“停车难”,还消除了飞线充电隐患。
同时,在局部道路重新铺设排水系统,如今暴雨时小区低洼区域积水深度可控制在5厘米以内,积水问题得到了有效根治。此外,小区还设置了3处总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公共晾晒区,杜绝了私拉乱挂现象,满足了居民日常晾晒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前不少居民反映快递员“寻路难”,包裹常常被误送到相邻小区。针对这一问题,本次美丽家园改造中特地新增设了标准化道路指示牌。新指示牌清晰标注每栋楼信息,并将垃圾站、活动室等便民设施串联成网,打造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导航地图,极大便利了居民生活。
共建共治共享,3个小区即将启动改造
如今走进新闵小区,整齐的停车位、明亮的路灯、粉刷一新的外墙和平坦的路面,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
新闵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薛玮斌表示,新闵小区的“美丽家园”改造并非简单的空间重塑,而是精准回应居民需求、与居民共同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
“改造过程中,我们多次组织居民议事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让改造方案更贴合居民实际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另据江川路街道相关部门透露,今年华江小区、昆阳新村小区以及鹤明小区也将纳入“美丽家园”改造项目。目前,相关部门正积极收集居民意见,扎实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力争7月全面启动建设。
记者:覃丛丛
供稿:江小川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