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心腹大将,说出了一句真实想法:美国没有准备好与华打“持久战”的准备,这葫芦里是在卖什么药呢?



被特朗普提名的下一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

近日,被特朗普提名的下一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在发布的一份书面文件中,有一句话引得美国海军协会“不满”。

凯恩指出,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是存在缺陷的,故而,美军还没有做好与中国进行“持久战”的准备。

在现代战争体系中,国防工业基础堪称是军队战斗力的“根基”,它涵盖了从武器装备研发、生产制造到维修保障的全链条。

而且,美国长期以来在国际军事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强硬”姿态,如今美国军事高官却“自曝其短”,是很不同寻常的。

很大程度上,凯恩是在试图通过“炒作”工业基础缺陷,对华放出一颗烟雾弹,传递出一种看似“服软”的信号,为对华政策调整预留更多的弹性空间,和特朗普相互配合以达到“软硬兼施”的效果。



美防长赫格塞斯

并且,凯恩这一表态看似是在承认自身不足,实则还是把矛盾指向了所谓的“中国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美防长赫格塞斯近日的行动可与凯恩所说的“不想与中国对抗”之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前几日,美防长开启了印太之旅,在亚洲行程中,先后访问了菲律宾和日本,随后,美菲日就展开联合军演,蓄意扰乱南海局势,对此,中国已进行了坚决反制。

凯恩与美防长的差异实质是美国对华“双轨策略”的体现一方面通过塑造危机感推动军事改革,另一方面通过释放缓和信号管控风险。

这种矛盾性既反映了美国霸权的内在困境,也暴露其试图通过“认知战”来干扰中方战略判断的意图。

而且,美国一直以来热衷于渲染“中国威胁论”,试图为其军事扩张和战略调整寻找借口,怎么会轻易就改变,只是一种迂回的手段罢了,想让中方放松警惕。



美国总统特朗普

不过,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给美国自身带来沉重的战略负担。

凯恩虽承认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存在缺陷,但明确将中国定义为“最紧迫威胁”,强调需通过强化盟友合作、优化军工体系以“威慑中国”。

其言论核心在于凯恩此番表态,其核心逻辑是想通过所谓的“危机叙事”凝聚共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的紧迫性,为争取更多的美军军费支持造势,同时,也是在试探中方底线。

如今,美国内部矛盾重重,此时还在军事上“炒作”似是而非的事情,试图转移国内矛盾,但这并不可行,只说些空话是没有用的。

并且,凯恩的言论本质也是‌多重利益驱动的政治工具‌:为个人政治铺路,笼络人心,又服务于对华战略博弈需求。



中美关系

总之,美国若真想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不应将精力放在无端的军事对抗和遏制他国发展上,而是回归理性,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