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长丰县城市基层党组织聚焦“抓就业、促增收、保民生”主线,全力打造群众身边的就业帮扶平台,促进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长丰县双墩镇滁河社区幸福微坊项目负责人汪莉为宝妈讲解手工制作注意事项。
找准需求,量身定制
随着长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迁流入俨然成为很多外来人口的选择。人口规模不断扩增,居民需求更加多元的现实,给城市基层的治理精度和服务准度都带来了极大挑战。
“刚来社区的时候,一想到要面对2.4万群众,把他们组织好、服务好、发动好,压力就倍增。”长丰县双墩镇滁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涛谈及初到社区时的场景,仍有感触。新手书记、人多诉求杂、工作力量散……各种矛盾问题接踵而至,让他疲于应付。
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是快速打开工作局面的“不二法宝”。经过一段时间上门入户走访,他了解到,滁河社区是一个典型的随迁社区,2.4万常住人口中,女性占比约55%,其中绝大多数是全职宝奶奶、宝妈这类群体。对她们来说,融入社会、就业增收是最大的心愿。
社区搭台,资源汇聚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社区的工作方向。为最大程度满足居民诉求,滁河社区党总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起了“幸福微坊”就业帮扶平台。该平台由社区党总支搭台,专门帮助辖区的无职女性解决家门口就业问题。
最初,平台通过手工制作、订单承接等方式,给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居民的加入,社区党总支联合“社区合伙人”——长丰亨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发起了“幸福微坊”2.0版本。通过建成就业指导实践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居民提高就业技能,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
从发起到发展,三年多的时间里,“幸福微坊”已经从滁河社区走向了双凤经开区梅冲湖、双墩镇双丰等多个社区,累计帮助400余名居民实现再就业,增收金额超500万元。
每天清晨,“幸福微坊”里都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群宝妈、宝奶奶手指翻飞,一件件精致生动的手工制品便跃然眼前。“以前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时间一久,感觉与社会都脱节了,现在在社区做手工,不仅能与其他人聊天交流,还能挣钱补贴家用,挺不错的。”滁河社区居民张静静说道。
居民反哺,和合共治
居民得实惠,反哺聚人心。以人民为中心,全县各社区党组织坚持把为民之事办实办好,让居民在得实惠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反哺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曾经是“幸福微坊”骨干成员,现在从事幼教工作的滁河社区居民徐娟,主动加入了社区的芳华志愿服务队。她与“幸福微坊”的其他成员一起,在社区党总支的引领下,做起了帮扶孤寡老人等特困群体的服务。
“在当全职宝妈那几年,社区党总支帮助我很多,现在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想尽一点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徐娟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社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经验:只有真心换真心,真正把群众服务好,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像芳华志愿服务队一样的队伍,全县共有272支,常态化开展扶危助困、环境卫生整治、平安创建、休闲娱乐等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让居民群众和社区党组织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幸福微坊”是长丰城市基层探索实践基层善治的创新路径。下一步,长丰县将持续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善治的有效做法扩面提质,从小切口破题,在关键事上发力,让基层善治“一路生花”。(长组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