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警方近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的特大制售假冒名牌洋酒案。涉案嫌疑人在城郊烂尾别墅内设立完整生产线,将低价基酒灌装成“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等高端洋酒品牌,通过电商平台以官网正品4-5折的价格销售牟取暴利。

01

网店低价销售“三大洋”牵出3000万元假酒大案

今年2月,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在某线上平台上,有两家网络店铺以官网价格4-5折的异常低价销售多款品牌洋酒,其中不乏市面上较高价格的洋酒,包括俗称“三大洋”的“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

警方在联系其洋酒品牌权利人鉴定之后,确定涉案商品均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随即成立专案组展开深入调查,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被锁定。

据案件显示,王某在上海郊外租用多套别墅作为制假窝点,而这些别墅多为烂尾楼。在烂尾楼内,囊括了灌装、封口、贴标、包装整个假酒工序。同时,王某还将销售假酒的网店注册在华东地区某市,将这些假洋酒在网上低价销售。



在摸清线索、一一排查后,3月20日,警方在两地同时开展行动,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据统计,共查获假冒商标标识5000余枚,空瓶4000余个,用于制假的酒液5000余升,查获假冒品牌洋酒2000余瓶,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02

劣质基酒灌装,

一瓶成本不到50元,利润高达10倍以上

据案件调查,该犯罪团伙使用每桶5升、售价仅80至90元的低价酒作为基酒原料。其制假流程显示:接到订单后,团伙成员会先用基酒冲洗回收的空瓶,再进行灌装;随后使用针管精确调整液面高度,扣上假冒瓶塞后用封口器封装,最后塞入指定的包装盒内。



这样,一瓶以次充好的假洋酒就完成了生产,一桶5升装的低价酒最多可以灌装出7瓶这样的假洋酒,结合回收的玻璃瓶及假冒标签、瓶塞,一瓶的成本不到50元。而到了王某的网店内,这样一支酒的售价翻了多倍。

据案件图片可知,该犯罪团伙的造假产品主要涉及轩尼诗的VSOP、XO,马爹利的名仕,人头马club等系列。



由各品牌的线上官方零售价可知,700ml轩尼诗XO售价1858元,700ml的轩尼诗VSOP售价为608元;700ml的马爹利名仕售价600元;700ml人头马club售价660元。

在烈酒商业所报道的系列案件中,一般假冒洋酒的价格会比行货价格便宜20%-50%,来保证有吸引力又不易被质疑。以700ml轩尼诗XO为例,其普遍零售价(非官网价格)在1500元左右,通过上述比例推算,其对应的假酒售价在750-1200元。王某网店以官网正品4-5折的价格销售,也在该区间范围。由此可知,其以低价低酒灌装,一瓶成本不到50元,该犯罪团伙制售假洋酒的利润高达10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在网店销售时还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也就是通过预售,根据一定时间内的客户下单情况再进行生产,这样一来也解决了制售的假酒过多后卖不出去,造成库存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制售假酒案件的销售渠道呈现向线上转移的趋势。电商平台在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其隐蔽性特征也为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与线下实体店相比,线上销售无需面对面交易,违规商家可通过频繁更改店铺名称、动态调整商品信息等手段规避监管。

此外,由于电商入驻商家的多样性及促销策略的丰富性,不法分子常将“高价洋酒以略低于市场价但仍具迷惑性的折扣”作为营销手段,利用消费者“捡漏”心理实施欺诈。这种定价策略既维持了表面合理性,又为假酒销售创造了利润空间,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和识别的难度。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新闻来源:上海虹口官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