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脾胃和肝的关系十分紧密,肝郁和脾虚常常=相伴出现,一旦两者同现,人就容易状态不佳。
为什么肝郁和脾虚总是一起出现?
肝属木,脾属土,五行中木克土。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的运化功能下降;反过来,脾虚气血不足,肝失所养,疏泄功能差,肝郁就更严重。
很多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吃饭没胃口,消化也不好,这就是典型的“肝郁脾虚”。
今天,邀请到宏韵中医施旭光主任,来教大家如何疏肝健脾。需要的人点赞 转发 推荐。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肝郁、脾虚,还是两者兼有?
肝郁为主的人,容易心烦易怒、胸胁胀闷、嗳气频繁,女性可能伴月经不调;
脾虚为主的人,则常见食欲差、大便溏稀、肢体困重、气短乏力。
如果既有情绪问题,又消化不良,那多半是肝郁脾虚了。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有个方子能健脾疏肝,赶走肝脾不和,它就是——逍遥散,专为肝郁脾虚而设。
此方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薄荷、生姜助柴胡疏泄肝气,炙甘草调和诸药。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肝脾同调”,既不让肝气郁滞克伐脾胃,也不让脾虚拖累肝的疏泄功能。
逍遥散是调理肝郁脾虚的经典方,但症状也有差异,单独使用有时力道不够,适当加减就能让效果更精准,比如:
1、逍遥散+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适合脾虚严重、气短乏力的人,增强补气健脾之力。
2、逍遥散+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适合痰湿重、咳嗽痰多的人,加强化痰祛湿。
这是施旭光主任门诊的一位患者,曾有位患者长期胃胀、失眠,情绪低落,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脾虚兼有郁热。
用逍遥散加栀子、丹皮调理两周后,情绪明显改善,胃胀减轻;继续调理一个月,月经也逐渐恢复正常。
当然想要肝脾调和,除了用药,日常调养也很关键。饮食上避免生冷油腻,适当吃些健脾食物;情绪上保持平和;作息规律,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