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米莱这场“兄弟翻脸”的戏码,这背后是一场乱局,也是一次赤裸裸的政治算计。

米莱不是主角,他上台后不到一周,特朗普从热烈的庆祝转向高冷的审视,原因无它,中国!



作者-甜 编辑-甜

起初,两人关系看似亲密得可以媲美好莱坞的兄弟片,特朗普发布声明祝贺米莱选举成功时,毫不掩饰对这位“同类”的欣赏,“你就是新时代的斗士,是拉美摆脱社会主义枷锁的新领军人!”米莱则一口一个“特朗普是我见过最伟大的总统”,甚至高调宣称自己有一幅特朗普的照片。

视其为“政治信仰”,这经历让人恍惚间以为,特朗普可能终于找到了过去几年里失去的全球粉丝基础,而实际上呢?在这些令人肉麻的赞歌下,二人的联合不过是基于一种权宜之计,米莱需要特朗普的认可来给自己的政策铺路,特朗普则希望通过与米莱的互动继续宣扬自己的“反中大旗”。

趁机巩固自己的国内政治资本,他们的蜜月期注定短暂,因为米莱只是一位需要迫切解决经济问题的总统,而特朗普却是满脑子政治“复兴梦”的美国前领导人,从一开始,这场“惺惺相惜”的联盟,其底线就悬在了悬崖边,米莱最让特朗普感到“不安”的地方。



显然不是他狂妄的经济改革理念,而是他在对华关系上的暧昧态度,在米莱刚宣布胜选时,他的口风还有点模糊,嘴里喊着“自由主义”,但对中国问题却从未明确表态,但接下来的发展却令特朗普团队炸开了锅,米莱完全无意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反而提出“要学会利用中国带来的机遇。

同时保护阿根廷利益”的说辞,这一表态直接刺到了特朗普的痛楚,要知道,特朗普当年执政时可是拼了命要把“所有人”拉进反中“朋友圈”,如今拉美这个他梦寐以求延伸反中触角的地方,却让他感到丢脸,尤其是米莱这个曾经被他叫做“拉美小兄弟”的人,为什么偏偏在关键时刻不“听话”?

事实上,米莱的操作背后并不是政治背信,而是经济的现实残酷压迫,一直以来,阿根廷都饱受通货膨胀、债务危机与外债偿还压力的困扰,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合作显然是最大的挡箭牌之一,无论是农产品出口,还是“一带一路”基建项目。



阿根廷都离不开中国的市场需求,更何况,米莱还肩负着对选民的承诺,救经济、降通胀、提升生活水平,如果完全切断与中国的联系,后果可能会让阿根廷经济雪上加霜,而特朗普对此完全无视,因为对他来说,这不重要,特朗普的态度转变,正是典型的美国霸权式思维模式。

全世界都得为我的利益让路,对特朗普及其阵营来说,阿根廷的经济困局或许可以缓解,但前提是你得加入我的“对华对抗台词库”,成为新的反中棋子,如果你愿意将自己绑上这辆“反中战车”,我愿意用经济援助换取信仰忠诚,但若你试图在中美之间游走搞平衡。

那我可就得好好教训一下你了,看到了吗?这就是美国对国际局势的操控逻辑,不是不给你活命机会,但必须按照我设定的剧本登台,这么看来,特朗普翻脸恐怕已经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一次预谋已久的警告,一旦米莱继续与中国扩大合作,美国势必通过经济制裁。



舆论施压等多种形式对阿根廷政府施加影响,那么问题来了,阿根廷耗得起吗?从米莱的角度来看,他的选票基础来自于这样的承诺,摆脱经济困境,让阿根廷迎来复兴,而背后的国际博弈,却让他的未来变得无比复杂,当特朗普摆出一种“要么选美国,要么经济死路一条”的强硬姿态时。

阿根廷人被迫面对一个荒唐的选择题,我们是该抗拒中国的机遇与援助,陪着美国孤注一掷赌未来?还是继续与中国保持合作却可能因此被美国以某种形式制裁?如果米莱完全“倒向中国”,他将面临来自美国和西方的疯狂打压,但如果他简单屈服于美国的霸权,放弃中国合作。

那么阿根廷的经济状况可能连现在都不如,尤其是通胀高企、民怨滋生的当下,阿根廷人会不会因此再度陷入失望,无人可以预见,就算暂时不谈这两种极端场景,现实的国际关系中,“选边站”的逻辑本身就是赤裸裸的压迫,为什么一个主权国家不能追求基于自身利益的平衡路线?



为什么经济困局中的国家,想要依赖双边或多边互惠合作获取发展机会,还得担心“得罪”某一方?说到底,特朗普对米莱翻脸,从来不是因为米莱的政策是否符合阿根廷国民利益变动,而是因为米莱的决策可能影响美国利益,米莱是挑起了特朗普的霸权“禁忌”。

还是不小心让特朗普感觉自己“权威受损”?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从这场国际闹剧中可以获取怎样的政治资本,回顾特朗普执政期间,他在国际舞台上的一贯手法就是推销“美国优先”理念,利用各种方式强化美国在全球的经济与政治霸权。

所以,阿根廷人对于特朗普来说,无非就是一种棋盘上的筹码而已,他们的贫困、债务危机与不公平的经济状况,究竟能不能改善,不是特朗普真正关心的内容,如果米莱愿意全盘接受美国的需求,也许阿根廷能换来几个临时“面包片”,可如果阿根廷敢在生死线上想摸两口水喝。



那支持往往会变成压力,甚至可能引发一场更严重的国际金融风暴,特朗普的翻脸,让这场原本已经足够混乱的地缘政治闹剧更加扑朔迷离,然而,米莱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政府的命运,他面对的局势更是阿根廷几代人未解的困局缩影,此时此刻,我们是该为米莱的处境感到同情。

还是对阿根廷一次次被外部势力玩弄的局面感到愤怒?恐怕答案已经很清楚,阿根廷人可以饿死,但活下去的尊严和主动权绝不能交给别人写剧本,他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一场被美国主导的“民主演讲”,也不是中国提供的“万能药方”,而是一个拥有真实公平、生存机会的全球规则。

这,才是未来真正的希望所在!

参考信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