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嘉伟)4月8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督察专员刘长宏进行相关工作内容介绍。刘长宏提到,2025年要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刘长宏表示,2024年,西安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重点攻坚上实现新突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屏障、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家园、筑牢绿色发展根基三大方面。
在秦岭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上,推进省市《条例》重点任务落实,相比2023年,破坏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数量下降24.36%,行政案件立案查处下降52.21%。持续推进秦岭区域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秦岭区域10个饮用水源地和58个峪口水质实测达标率100%。
在蓝天碧水净土家园打造方面,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完成10家低绩效水平涉气企业搬迁改造提升,B级及以上和引领性企业累计达到80家。新增光伏装机92.17万千瓦、发电装机占比37.6%。2024年优良天数241天,同比增加13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14天;PM2.5浓度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0.4%;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75,同比改善8.24%,特别是19个区县(开发区)均实现了同比改善。空气质量重点城市排名进位、重污染天、PM2.5浓度等3项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水环境治理上,完成3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5.3%。2024年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有优,6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其中Ⅱ类水质占比提升至50%,相比2023年提高17%,12个省考流域补偿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4个国考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土壤污染防治上,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全市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2025年,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将紧密围绕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重要部署,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加强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主要目标落脚在当好秦岭卫士、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首先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围绕77项年度重点任务,185条具体工作措施,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强化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接着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渭河、石川河、灞河、浐河、新河等重点河流排污口整治。“一村一策”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应管尽管、应治尽治,完成3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最后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源头防控,建成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协同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