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革命同志中,能和毛主席拍肩膀谈心事的也就只有当初井冈山上那个风风火火的曾志了,所以在毛主席的记忆中,他始终都对曾志记忆深刻。
1973年,陕西省委找到曾志,问及她之后的打算,并传达了毛主席给她的两个选择。曾志笑而不语,只是想起了以往的时光。
那么,两个选择究竟是什么,曾志又选了哪一个?她的选择又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1、选择
在我党一众女革命者的名单中,曾志的名字总是十分闪耀,原因不仅仅在于她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也在于她在不同时期做出的选择对党和国家的意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作为陶铸的妻子,曾志选择留在他的身边照顾他,也因此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她从没有后悔过。
1973年,鉴于中央的各项变化,陕西省委在毛主席的授意下找到了曾志,并邀请她重返工作岗位上,也给了她一定的选择。
此时的曾志孤身一人住在西安省委大院里,日常的生活十分安静,面对陕西省委的到来她有些意外但并不震惊。
“曾大姐,毛主席拜托我们给您传话,看您之后是去西安还是北京?”几个省委工作人员中一个领导模样的人问道。
按照曾志与毛主席之间的交情,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毛主席的用意呢?但她还是望着窗外,不由得想起了过去的峥嵘岁月。
不一会儿,她做出了选择,而这个选择也让她得以继续为党、人民以及国家继续做贡献。她还是选择了跟随自己最初的理想。
2、党的巾帼英杰
在我党的组织成员中,很少有女同志的身影,不是说她们的革命信仰不突出,而是在大多数都是男同志的队伍中,显得格外不显眼。
但在这些人里,曾志绝对是一个巾帼英杰。她虽然出生于封建社会,但却有一颗打破封建礼教,追求新式思想的心,这在当时的女子中是很少见的。
尤其是在有了上学的经历之后,曾志更加理解了新式思想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当时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她一个女孩子能表现出这样的思想是格外不容易的。
同时,曾志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子身份而限制自己的理想,反而是在参加革命之初说出了“为女性争志气”的话,就连后来的毛主席都对这样的飒爽性格表示赞叹。
后来的曾志也确实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争气。在衡阳暴动中,曾志带着自己的革命信仰和众多的革命同志一起参与革命活动,为解放妇女以及当地人民的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是在那之后,曾志认识了正在领导革命的毛主席,并在得知毛主席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想法之后毅然决然的追随他。
这一份情谊让毛主席铭记一生,也让毛主席对这个英姿飒爽的女子另眼相看。当然,除了具备先进的革命思想以及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之外,曾志在妇女运动和组织上也颇有成就。
1928年,在经历了第一任丈夫不幸牺牲的噩耗之后,曾志虽然伤心但还是抛不下革命工作,依旧继续前进,并跟随之后的第二任丈夫蔡协民来到了井冈山。
在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过程中,曾志主要负责的就是妇女运动的组织和领导。当年冬季,身为妇女组组长的曾志在得知红军医院缺药少食的现状时,急得上蹿下跳。
所有人都在劝她别着急,一定会找到能恢复供应的方法,但曾志还是耐不住性子闯进了毛主席的屋子,吓了毛主席一跳。
“老毛,毛主席,红军医院缺盐少药的现状已经让很多战士没能得到及时救治了,能不能就让我带人去外面运一些药材回来?”
彼时的曾志脸上全是对战士们的担忧,但介于当时的情况,毛主席还是有些犹豫。彼时的井冈山虽然已经建立起根据地,但国民党对红军的追杀还在继续,根据地外的情况谁也不知道。
曾志的提议固然是为了战士们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于是,毛主席拉着火急火燎进门的曾志坐下来,两个人开始了很久的商讨。
一夜过后,两人才商议好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曾志得到毛主席的指示之后,立刻就冲出了屋子,带着人就向根据地外走去,那时他的眼里全是对战士们和革命同志担心。
毛主席望着这个风风火火的女子,不禁感叹,这是真虎啊。但曾志对这个评价一直不以为然,他始终觉得,干革命就要豁的出去,否则还干什么。
除了虎劲儿之外,曾志还是一个格外坚强的革命女同志。在多次经历丈夫的牺牲之后,她仍能振作起来继续为革命奋斗,这让毛主席都十分感动。
1934年,她与第三任丈夫陶铸在厦门开展革命工作,但随着敌人对闽东地区的进攻,两人的坚持抵抗也无济于事,只能暂时离开,她也得以在广东治病。
但就是因为这次撤退,让之后的组织对她进行了多次审查。毛主席在听闻这件事之后,还特地为曾志说话,间接说明了两人深厚的革命情谊。
在曾志的一生中,她面临过好多选择,但她都选择了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那一边。这一次,毛主席依旧给她两个选择,西安还是北京,继续平静的生活还是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按照毛主席对她的了解,她一定会选择重回工作岗位,因为这位巾帼英杰从来都放不下革命事业。
曾志抱着手里的茶杯,望了望窗外的满园春色,春天来了她也要重新活动起来了,于是坚定的回答道:“去北京。”
之后,曾志淡然的笑了笑,她果然还是不能闲下来。1977年,66岁的曾志重新回到北京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并为党的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一直跟随毛主席的火辣女子,曾志从来都是走在为党为国的路上,即使在年老时也依旧不遗余力的为国家做贡献,这样的巾帼英雄确实为我们妇女长志气。
参考资料:
曾志——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