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欣驰 李景涛 李子俊 董军韬
武平乐 李湉漪 赵少波
重卡新能源化进展如火如荼,趋势明确不可逆。但现有主流的纯电动重卡受限于续航里程限制,主要在短途和特定场景下渗透,中长距离场景的新能源化仍待开拓。复盘乘用车新能源化进程,混动车型于纯电车型普及后两年开始加速渗透,我们认为混动也将成为重卡新能源化的最后一块拼图。混动重卡在政策大力支持的新能源重卡范畴内、且在中长距离运输场景中满足高效运输需求,经济性表现远超柴油重卡、且混动技术已较为成熟,我们认为其已具备大范围商业化基础。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的混动重卡渗透率分别为1%、5%、10%。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混动重卡将在重载工程车和丘陵、山区长途运输领域(销量占比40%以上)快速渗透,我们预计2030年混动重卡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在重卡新能源化的过程中,率先推出最佳混动解决方案的企业有望在重卡新能源化的新格局下确立明确的竞争优势。
▍重卡新能源渗透率的拐点是否已至?
重卡的新能源化进程迅猛,2024年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8.4万辆(同比+134%),累计渗透率为14%(同比+8pcts)。此前市场对于新能源重卡的路线判断主要分为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两大派,但由于纯电动重卡的成本优势和氢燃料电池仍有能源体系掣肘的原因,目前中国的新能源重卡仍以纯电动为主流路线,2024年新能源重卡中纯电动重卡占比91.3%。复盘来看,新能源重卡销售集中于有高能耗企业集群、或高政策支持的地区,整车显然为重卡新能源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此外,纯电动重卡技术已水到渠成、经济性优势明显。我们测算2024年纯电动重卡相对传统柴油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可达50-100万元,而2022年这一优势仅为不到20万元。极佳经济性表现之下,非政策导向的短途场景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持续提升,20%绝非当前渗透率的天花板。但同时我们认为重卡使用场景多样、工况复杂,货源不稳定背景下需要能更高场景兼容度的重卡产品,目前的纯电动重卡尚不能满足,需要更多新能源动力类型补足。
▍复盘乘用车新能源化进程,混动车型于纯电车型普及后两年开始加速渗透,重卡有望复制这一过程。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简写为PHEV)是采用电力和汽油/柴油两种驱动方式的车辆,且可以使用外部电源充电。混动车型省油的基本原理是“削峰填谷”,让发动机尽可能在高效区间运转,进而节油减碳。插电混动车型作为车企电动化的一条技术路线,曾在过去几年中备受争议、被认为只有“牌照需求”。但乘用车DHT技术改变了PHEV的趋势,比亚迪DMi系列车型上市、车型的馈电油耗显著低于同级车型,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此之后,PHEV在销量上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纯电动车辆的渗透率为11.7%,而PHEV车型的渗透率仅为2.6%;而两年之后也就是2023年,PHEV的渗透率迅速提升至11.3%。不仅如此,由于混动技术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混动的成功成为了比亚迪非常重要的护城河,2024年比亚迪在PHEV市场的份额依然高达63%。重卡的混动技术原理基本与乘用车相同,我们认为重卡的新能源化过程中很有可能复刻乘用车的历史。
▍混动是重卡新能源化的最后一块拼图,有望成为中长途重卡新能源化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以旧换新”重卡置换补贴等多项政策明确向新能源重卡转向,且《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于2024年9月29日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四阶段”油耗标准再降约15%,对于重卡的油耗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告,2025年初重卡“国七”标准开始制定,或倒逼新能源重卡成为车企下一步的重要研发方向。而当前新能源重卡主要覆盖短途及特定场景,中长途场景仍待开拓。混动重卡燃油经济性较好、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长期运营中更具成本优势。根据我们测算,2024年全生命周期混动重卡相较于柴油重卡降低成本约35万元。因此综合来看,混动重卡在政策大力支持的新能源重卡范畴内,并且可在中长距离运输场景中满足高效运输需求,经济性表现还远超于柴油重卡,且混动技术已较为成熟,我们认为其已具备大范围商业化的基础,在未来3-5年混动重卡有望成为中长距离重卡(销量占比超50%以上)的最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多家主机厂开启重卡混动商业化进程,重卡混动蓄势待发。
我们对于重卡的多种混动技术路线进行对比,得到结论:P2并联路线动力性最强,PS功率分流路线节油性最好,均为较为均衡的技术路线。目前由于技术成熟度最高,P2并联为目前重卡混动的主要商业化路线;但我们认为随着专利限制的放开和混动研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P1+P3串并联模式、功率分流模式的混动重卡也有望很快走上商业化进程。传统重卡公司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福田汽车,新势力长城重卡、三一重卡和半挂车龙头中集车辆均已加入混动赛道,技术上百花齐放有望迅速推动混动快速放量。
▍混动重卡尤其适宜丘陵山区长途货运以及重载工程车工况,预计到2030年渗透率将达30%。
重卡使用场景可以分为高速物流、城际物流、工地工程和城市专用车四大类,其中:钢厂、矿区等重载工程车场景(销量占比约30%)多有启停、且有高载重性和动力性需求;丘陵山区长途运输场景(销量占比约10%)混动重卡节能效果好,这两类均为混动重卡非常适宜的渗透场景。这两类场景目前在重卡销量中占比40%以上,混动重卡的可渗透空间广阔。当前多家企业混动重卡产品均已成熟、开始商业化,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的混动重卡渗透率分别为1%、5%、10%。此外,我们认为2030年之前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的技术、成本和基础设施或无法实现重大突破,因此我们认为混动重卡将是重卡新能源化的最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我们预计2030年混动重卡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此外,我们预计2030年柴油/天然气/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甲醇等其他动力类型将分别占比15%、15%、30%、5%和5%。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持续;物流运价低迷;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柴油价格、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混动重卡技术成熟不及预期;混动重卡成本下降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混动重卡将在重载工程车和丘陵、山区长途运输牵引车领域快速渗透,该场景目前在重卡销量中占比40%以上,混动重卡的可渗透空间广阔。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的混动重卡渗透率分别为1%、5%、10%,预计2030年混动重卡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在重卡新能源化的过程中,混动重卡在产品的差异化及技术创新性方面表现或有显著提升,率先推出最佳混动解决方案的企业有望在重卡新能源化的新格局下确立明确的竞争优势。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4月8日发布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商用车行业专题—卡车电动化最后一块拼图:重卡混动发展前瞻》报告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