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热不热,就看三月十二”,今日三月十二,今年三伏很热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已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了,今天是农历的三月十二,清明节气中的第二候——田鼠化为鴽。

意思是说,清明时节里,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对于清明有一句这样的俗语:“清明怕雨,谷雨怕晴”,而农历三月十二正处于清明时节里,所以这一天下雨或者刮风,对于庄稼的生长和三伏天的冷热还是有影响的。对此也有了这样的说法:“伏天热不热,就看三月十二”。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今年三伏天很热吗?我来说一下:



今日三月十二不一般:

①三月十二是定日。

什么是定日呢?定日是十二建除之一,十二建除共有十二个日子,分别是:

建日,满日,平日,收日,除日,危日,定日,执日,成日,开日,破日,闭日。

而定日是定日与本月支顺行第五支的日子,如子月辰日,丑月巳日,寅月午日,卯月未日,余仿此。

今天是辰月申日,所以也是定日,对于定日,对此老祖宗还是有一些说法和讲究的。

②三月十二“高温”天气出现。

进入清明节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出现了回升,特别是北方地区,一些地方的气温达到了30℃,已经接近夏天的气温了,所以今年的天气也是不寻常的。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二,按照全国的气温来说,今日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以高温为主的。其中北方有六个省级行政区达到或超过30度,分别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也就是山河四省,以及陕西、新疆。其中河南林州达到33度,为北方最高。

所以来说,今日三月十二的气温还是不一般的。不过进入明天以后,随着北方寒潮冷空气的到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会出现一次降温,而在降温的同时,还会带来雨水天气。

也正是今日的气温如此反常,也就有了“伏天热不热,就看三月十二”的说法,况且三月十二还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有很多关于三月十二的农谚,我来说一下:



“伏天热不热,就看三月十二”的意思:

为啥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气象韵律。

所谓气象韵律,是指在两个不同的天气中,出现同一个天气,比如下雨或者晴天等等,但是气象韵律的时间也是有规律的。比如说10天,30天,60天,120天,150天,180天,240天等等。

而常见的气象韵律俗语有:

“头伏有雨伏伏雨”。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阴”等等。

当然三月十二和三伏天的关系也是气象韵律,我来说一下:

第一,“十二细毛雨,两暑就得清凉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三月十二这一天下了毛毛雨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说法,这也预示着到了两暑的时候,天气就像是清凉水一样凉快。

清凉水,指的是冷开的水,一般来说气温在5~20℃左右,而两暑指的就是三伏天。

所以通过这句话来说,如果三月十二这一天下了雨的话,虽然雨不大,但是到了三伏天的时候,会下雨不断,因此也就比较凉爽了。



第二,“十二风不歇,稻田老蛙要搬家”。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十二这一天刮了大风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说法,这也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一些稻田里的青蛙因此要搬家了。

那么这句谚语预示着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稻田一般在南方,也是喜欢水的,所以这也称为水田,而青蛙最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

但是如果连青蛙都搬家了话,那么这也预示着稻田里已经非常干旱了,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更是如此。

所以通过这句谚语也说明了,如果三月十二这一天刮风,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天气因为干旱也是非常热的。

第三,“十二一天晴,娃仔塘底摸泥鳅”。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三月十二这一天是晴天,没有下雨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这也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娃仔们就要池塘里摸泥鳅了。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

夏天本来就是下雨的一个季节,所以这也称为雨季,特别是三伏天更是如此。

但是通过这句谚语也说明了反常现象,就是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娃仔摸泥鳅,这也说明了天气非常的干旱,而干旱的夏天天气是非常热的。



第四,“三月十二冷风起,缸中缺面又少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三月十二这一天来了冷空气,也就是倒春寒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秋天收成的时候,庄稼的产量并不好,因此会出现缺米少面的情况。

所以通过这句俗语也是说明了在三月十二这一天,是适宜下雨不适宜冷空气到来的一个日子。

通过上述来说,今日三月十二这一天还是不一般的,也有很多和三伏天有关的俗语说法,所以也就有了“伏天热不热”的农谚。当然谚语也是有一些片面性,至于今年三伏天热不热,还是要看当地的天气变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