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伴随着宁夏成为甘肃省的一部分,存在了二十多年的塞外四省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察哈尔省、绥远、热河、宁夏自此成为历史。如今的内蒙古自治区面积在118万平方公里,在一众省市中排行第三。有趣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在新中国成立前两年就已经存在了,不过那时候内蒙古自治区的面积只有今天的一半。



内蒙的另一半也就是之前的塞外四省,早在民国时期已经划分好,在新中国成立后,这四个省也开始走上裁撤的道路,直到1955年的时候大部分并入内蒙地区。那么塞北四省为何被撤销,为何要并入内蒙地区呢?

从华夏五千年以来的历史中个,蒙古这片广阔的草地上,孕育了众多民族的兴起、衰败。汉朝的匈奴以及之后的鲜卑、契丹、女真,你方唱罢我登台,各种族纷纷前来建立政权。民国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路北上控制了这片草原,自此黑龙江一带沦落日寇之手。



1945年雅尔塔协议签订,外蒙古成为独立的国家。虽说外蒙已经不在,但不少蒙古族还活跃在境内接壤的塞外四省。如何安顿好蒙古族群处理民族事务,不仅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大融合,也是衡量解放事业是否贯彻全国的因素。

1945年八月,在解放军的围攻下塞北张家口解放,在两年后内蒙古宣布自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察哈尔省恢复建制。毛主席提出,恢复内蒙的地域位置创造先决条件。为此自治区的机关领导从乌兰浩特搬迁到张家口。

这一举动,释放了中央有意要撤销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的信号,为内蒙的统一形成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将绥远的省建制撤销,同内蒙自治区合并成了当务之急。



1952年,周总理将内蒙、绥远以及新疆地区的领导召集在一起,专门就这一地区的边界问题进行讨论。一些人对中央的这一政策并不太理解,在周总理一通解释后总算明白了原因,但他们都担心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会不会太突然。

周总理指出,党的民族自治区政策的落实,需要我们同志真正去了解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央对解决内蒙问题的意图。毛主席明确指示,内蒙绥远合并的意义在于,汉族可以前往当地开发企业创造生产,另一方面汉人要支持内蒙的统一自治。



不久后,内蒙和绥远宣布合并同时撤销绥远省建制。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热河也迅速被裁撤,省会承德归属河北,东北部分并入辽宁,北方三期被纳入内蒙。而宁夏也在这一潮流中完全归入甘肃,此前的阿拉善盟被划分到内蒙地区。



塞北四省一开始承担着维护北方边境安全的重担,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中蒙边境的和平解决,塞北四省存在的意义也不复存在,裁撤也成了顺应历史潮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