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6年春节的喜庆氛围中,不久前才归来北京的唐生明将军,原属于国民党总统府的高级参谋,受邀赴怀仁堂观赏精彩的演出。唐生明踏入观众区的那一刻,便被敏锐的陈赓目睹,陈赓随即前往迎接。唐生明,黄埔军校的第四期学员,而陈赓,则是该校第一期的学员,两位不仅是校友,更是旧日的朋友。



不久,国家主席亦抵达现场,陈赓立刻引领唐生明前去问候。陈赓向主席介绍唐生明时说道:“主席,这位是我尊敬的学弟唐生明,在秋收起义期间,他曾为我们提供了武器和弹药。”主席带着微笑询问:“你可知道他与我有何关联?”陈赓稍显惊异,心中暗想:难道主席与这位学弟早有交集?

在陈赓还未开口之前,唐生明已带着笑意回答:“我和毛主席曾是师生关系!”陈赓听后更是困惑不解。然而,唐生明所言确是事实。

1906年,他的哥哥唐生智,是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上将,在抗战初期曾勇挑重担,指挥过“南京保卫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湖南省的副省长、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南军政委员会的委员等职务。



得益于家庭的优渥条件,唐家兄弟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唐生明在八岁那年,便进入了家中的私塾学习,随后进入长沙的明德学堂和修业小学深造,到了十三岁,他又进入了湖南第一师范的附属小学高小部继续学业。

1920年的秋天,毛主席应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易培基先生的邀请,前往师范附小担任主事,负责附小的日常工作。由此,唐生明与毛主席结下了师生之缘。

尽管毛主席比唐生明大了将近13岁,但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毛主席对唐生明评价甚高,两人甚至曾共同居住了一年多的时间。



随后,唐生明顺利从师范附小毕业,并升入了长沙兴中会中学的初中部就读。在那个时代,中国内部军阀混战不断,外部列强虎视眈眈,人民饱受苦难。唐生明深感只有革命才能改变这一切。

因此,他效仿其兄唐生智的步伐,决然放下笔架,投身军旅,于1924年春天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

抗战胜利之后,唐生明选择留在上海。在这里,他结识了当时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也就是潘汉年同志,并在其影响下,逐步向共产党靠拢。

实际上,自抗战结束之后,唐生明便意识到蒋介石并非真心寻求和平建国,而是企图通过内战来实现其独裁统治的野心。因此,他开始秘密地鼓励人们一起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1948年10月,唐生明与其兄唐生智商议,在上海进行策反工作。在两兄弟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国民党的高级官员纷纷投诚,这一行动极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