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发帖,乐山某妇幼保健院也是停业快一年了,因为停业的原因主要靠政府拨款来维持发放基本待遇,从今年2月份开始就没有发了,而且也停了公积金。



这名博主感言,以后县级妇幼保健院大概率都要合并到县医院去啦,或者转型为医养结合中心等方式运营啦。时代在转变,我们也要跟着改变。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仔细端详该博主提供的信息,这是政府网站留言的回复。



乐山心连心电子信箱

区域:夹江县
信件类型:求助
信件编号:20250401101209
来信时间:2025-04-01,11:48:07

信件标题:夹江县妇幼保健院职工反映被拖欠工资等问题

信件内容纳社保。诉求:希望医院尽快补发工资,补缴公积金和社保。市民反映夹江县妇幼保健院所有职工从2月开始没有发工资,从1月开始没有缴纳公积金,从1月开始没有缴。

夹江县卫生健康局回复:

经调查核实,因夹江县妇幼保健院在2024年4月暂停营业后,保健院暂时没有任何业务收入;财政拨款也还未到位,医院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工资发放;由于之前还有部分供应商应付资金未付,对方申请财产保全,导致保健院现在账户被封,也无法给干工资拨付。目前我局和保健院也在积极力争财政拨款,并在同时积极联系申请财产保全的供应商,希望他们在财政资金到来后及时解封账户,从而尽快补发工资,补缴公积金和社保。
发布部门:夹江县
回复时间:2025-04-07,10:00:29

从这个回复信息来看,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其一,夹江县妇幼保健院在2024年4月暂停营业后,保健院暂时没有任何业务收入。

其二,因为还有拖欠供应商货款,对方申请财产保全,导致保健院现在账户被封,因而在今年2月份起工资没发,1月起公积金没有缴纳。

其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想办法争取获得供应商支持,解封账号,及时给员工补发工资等。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和观点:

年轻人不生了,首先倒闭的就是妇产科医院,然后就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说实在的,人口在40万以下的小县,妇幼保健院真的该合并给当地人民医院。

应该国家出钱,鼓励生育,把妇幼保健院改为妇幼托育医院,从出生到1岁,半托给医院。

妇保院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拔款,至少完全从事妇保公卫的人员是全保障。停业完全可能是医疗业务萎缩严重,借了大额资金搞发展,赢利不能支付借款,也就是欠帐太多,造成拖欠严重,最后是恶性循环,终于破产。

不可能吧。亲戚当年就是因为全额拨款才调到省妇幼保健院的。不过现在产科效益确实不好,有部分楼改月子中心了,在朋友圈打广告说医护保驾护航。

这些是半收半支单位,财政那一半应该是给了,但是估计拿去还供应商了。



  • 这起事件的发生背后,显然与当前的出生率下降相关。

曾几何时,各地的妇幼保健医院是当地居民生孩子的首选医院。而随着出生婴儿的急剧减少,妇产科医院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如果没有了生孩子的孕妇,医院靠什么生存?于是,很多医院停业合并,也有医院探索转型。

据媒体在2024年9月报道,升级服务,延长链条——新生儿减少,妇幼保健院纷纷转型“破局”。



报道称,妇幼保健院,往往是有生育需求的家庭最先想到的地方。而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妇幼健康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有些医院的产科甚至合并或关停。在这样的形势下,江苏省各地妇幼保健院也有自己的探索方向,通过整合资源、精准定位、拓宽服务链等方式全面优化妇幼保健服务,为“最柔软”的群体守住最温暖的健康港湾。

9月1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正式启用,以“强专科、精综合”为理念开启“一院两区”新格局;8月30日,苏州市妇幼保健院(苏州市立医院妇幼院区)正式开诊,立足服务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不久前,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更名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龙江院区,探索多元化、综合化转型……

不得不说,这些医院积极的转型和探索,为更多的妇幼保健医院打了样本,为今后更多处于困境的医院提供发展方向的可能。

当然,当前提高生育率才是重中之重,各地也都在积极推出各种政策,激励市民生孩子。相信再整个社会多方面的努力下,生育率会有一个好的转变,有生孩子想法的家庭会收获一波红利。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