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会员的优秀作品得到展示,每周将由诗词天地评选委员会评出发布在诗友圈的优秀作品,发布在诗词天地公众号上。
以下是诗词天地会员优秀作品【第七十四期】清明节诗词专题活动展示,排名不分先后:
《八六子·又清明》
词林正韵
文/阿董
又清明。马嘶郊外,迢迢野径前行。
看柳色飘摇影坠,水光粼闪波平,绿铺浅汀。
纷纷丝雨将停,滴滴万千珠泪,凄凄十里悲情。
奈携酒寻碑,渐随人祭,路边松柏,涧西桃李,哪堪落尽梨花玉素,空余鸦躁音清。
正风声。高阳远山起程。
点评:《八六子·又清明》这首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作者通过描绘郊外行路、柳色水光、丝雨悲情、祭祀场景以及风声远山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哀伤与希望的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邃而生动的画面。不但展现了人们对生命、死亡、传统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文中语言优美,用词新颖,情感真挚,字字珠玑,耐人寻味。一品佳作!推荐!
《七律 清明感怀》
文/卢东
昨见晴光浣碧穹,今惊浊雾锁春宫。
烛摇素影香烟直,酒酹苍苔纸烬空。
十载苔侵碑碣冷,千山雾隐杏花朦。
天公若悯尘寰劫,早遣春雷裂霰笼。
点评:这首七律《清明感怀》以清明祭祀为背景,通过描绘天气变化、祭祀场景、时间流逝和自然变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自然景致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的佳作。推荐!
《踏莎行·洒泪祭双亲》
词林正韵(晏殊体)
文/好山水
昨忆慈颜,今知良苦。乡愁叠落碑林处。
锥心洒泪祭双亲,松江呜咽衷肠诉。
叩地寻根,撑天立柱。往年稚子凌云树。
隔山望水拜深恩,飞鸿不忘归巢路。
点评:“踏莎行·洒泪祭双亲”这一标题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直接点明了全词的主题。全词在表达哀思和怀念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感动。整首词情感饱满,真挚感人,且部分对句对仗工整流畅,语音优美。推荐为佳作
《七律·清明》
文/十月天
梨花吹落纷纷雨,一到清明百样休。
碑上苔痕怀旧事,垄前树底记新愁。
小儿不解浮生苦,浊酒还消俗世忧。
杜宇声声烟柳外,春山云渡自悠悠。
点评:1.意象鲜明:诗中运用了梨花、细雨、碑苔、树影、杜宇、春山等鲜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美丽的氛围。
2.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3.意境深远: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情感世界,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展现出一种超脱和淡然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七律·清明》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七律.清明寄思》
文/琇谊
清明时节草花黄,陌上云低客尽伤。
几缕春风生别绪,一帘细雨满幽肠。
哀思似絮沾杨柳,悲泪如珠落杏行。
只待纸烟飞化蝶,三杯祭酒慰高堂。
点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画面。诗中通过草花黄、云低、春风、细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同时,通过“哀思似絮”、“悲泪如珠”等比喻,将人们的哀愁和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纸烟化蝶、祭酒慰高堂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哀悼之情
《五律 .清明节》
文/绿韵春秋
不到青门外,萧条一旅人。
雨寒三月暮,风急万家春。
野泣思乡泪,边烽报主身。
无心朝此地,回首自愁新。
(中华通韵 仄起)
点评: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清明节的凄清氛围和诗人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萧条一旅人”、“雨寒三月暮”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感染力。同时,诗人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国家的边疆战事相结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忆秦娥 ·清明》
文/遥望昆仑
清明到,送寒接暖春光好。
春光好,滿园花艳,蕙芳争俏。
心中惦念先人告,陵园祭拜香烛绕。
香烛绕,阴阳相望,请风传报。
点评:这首词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光的美好和陵园的祭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词中“满园花艳,蕙芳争俏”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心中惦念先人告”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在美好春光中不忘先人的深情厚意。同时,“香烛绕,阴阳相望,请风传报”等句,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雨霖铃•清明雨》
(词林正韵第四部)
文/心语
梨花携雨,细如丝织,霁霭烟暮。
青松静谧幽处,离人不见,凄凉抷土。
默立碑前湿眼,纸灰飏离苦。
泪滴诉,千种风情,雾绕乾坤两相渡。
香魂泣舞风中呼,却空余,往事今朝吐,
堪闻杜宇啼愫,寻梦觅,望天涯路,
绿遍荒芜,芳草唯余,独对花絮。
酒一盏,回首前缘,一曲相思赋。
点评: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清明节的哀思和怀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梨花携雨”、“纸灰飏离苦”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感染力。同时,词人将内心的情感与清明时节的景象相结合,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蝶恋花,梨花泪》
文/珍惜
满树琼英开似霰。风过梨园,簌簌梨花乱。
恰似春愁千万片,飘来眼底心头漫。
伫立阶前思绪远,忆里音容,宛在花中现。
泪共雨丝同隐现,此情深种终难断。
点评: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词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满树琼英开似霰”、“泪共雨丝同隐现”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感染力。同时,词人将内心的情感与梨花的美丽与纷乱相结合,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巫山一段云·一岁一清明》新韵
文/信马由缰
流水夕阳恨,春风透骨情。焚香聆训待爷声。百味无娘羹。
倚案断书笔冷。念圃补篱花盛。梨棠带雨燕巢倾。一岁一清明。
点评: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念的氛围。每年清明,都是人们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的日子,词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流水、夕阳、春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增添了诗句的凄美与哀婉。一岁一清明,叹息声不绝于耳。该词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读来令人动容。推为佳作。
《七律·清明祭祖》新韵
文/随遇而安
谢落桃花阡陌边,坟茔土冢岭坡前。
一沓冥纸绕浓雾,两柱灵香燃淡烟。
碧落尘寰空对话,云垂天际燕翩跹。
孤茕孑立锁清泪,树上嘤嘤啼杜娟。
点评: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伤。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形象和杜鹃鸟的悲鸣声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诗句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互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且这首诗韵律和顺,对仗较工整,情感真挚,推荐为佳作。
《促拍采桑子·清明》新韵
文/信马由缰
云絮雨初停。柳飞青、游系清明。
扶碑忆永,荷灯寄放,谁剪鸢筝。
杏眼羞开莲步小,海棠卿、侬语娇莺。
红颜若晤,青丝暗度,再解风情。
点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明的温婉画卷,展现了古典美学的韵味。
上片“云絮雨初停”起笔即营造清新氛围,“扶碑忆永,荷灯寄放”寄托哀思,剪鸢筝之问,寓含时光流转之感。
下片转而细腻刻画人物,“杏眼羞开莲步小”形象生动,“海棠卿、侬语娇莺”则添几分柔情蜜意。结句“红颜若晤,青丝暗度,再解风情”情感深沉,既有重逢之喜,又含时光匆匆之叹。意境优美,情感丰富,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情怀。
推荐佳作
《南乡子,踏青》
(词林正韵第六部)
文/吴承法
万缕垂烟云,临目春光柳色新。
终是一年春好处,茵茵,踏草芳青总觉亲。
漫过李花村。碧水香浮蕊烙痕。
忍对杏花风雨尽,氤氲,燕语晴空一片春!
点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盛景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和谐交融。
上阕“万缕垂烟云,临目春光柳色新”勾勒出一幅朦胧而生机勃勃的春景,以“茵茵,踏草芳青总觉亲”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亲近与喜爱。
下阕“漫过李花村。碧水香浮蕊烙痕”进一步渲染春日氛围,而“忍对杏花风雨尽,氤氲,燕语晴空一片春”则以杏花风雨后的氤氲景象及晴空下的燕语,展现了春天的坚韧与生机。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推荐佳作
《七律-遥祭》
文/孤隐
清明家祭人千里,泪眼凄迷望远方。
叠叠云山遮故冢,声声杜宇唳新阳。
一杯淡酒酹江海,三炷心香揖梓桑。
奠礼哀思何处寄,纸灰化蝶向天堂。
点评:这首诗词深情而哀婉地表达了清明时节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通过“家祭人千里”与“泪眼凄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故去亲人相隔千里的无奈与悲伤。诗中“叠叠云山遮故冢,声声杜宇唳新阳”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远的意境,进一步烘托了哀思之情。结尾处“一杯淡酒酹江海,三炷心香揖梓桑”则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无尽哀思与怀念,而“纸灰化蝶向天堂”则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将哀思化为具象,令人动容。整体上,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清明怀思之作。
推荐佳作
《清明祭祖》
文/桑榆非晚
清明时节雨纷纷,托寄哀思上祖坟。
三柱黄香沉重点,一杯白酒洒乾坤。
果疏肉饭虔诚敬,教诲名言心里存。
钱纸乌啼飞作蝶,鲜花美味祭旁身。
但愿天堂安好伴,康宁祈福佑儿孙。
点评:这首诗,以传统习俗为背景,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巧妙借用古典意象,营造出祭祖时节的凄清氛围。接着,“托寄哀思上祖坟”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先人的深切怀念。
细节描写生动,体现了祭祀的庄重与虔诚。展现了祭祖时不仅物质上的供奉,更有精神上的传承与缅怀。
尾句以钱纸化蝶、鲜花相伴的意象,寄托了对逝者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余韵悠长。意境深远,情感饱满,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推荐佳作
《阮郎归.跪祈青鸟归》(词林正韵三部)
文/布谷鸟
芬芳缠绕上坟时。鲜碑怒马嘶。慈萱颜善黛弯眉 。香浓化雾飞。
悲泪滴,鹊飞低。柳杨丝细垂。叩辞严父冢情斯。跪祈青鸟归。
点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坟祭扫的哀思场景,情感深沉而真挚。首句“芬芳缠绕上坟时,鲜碑怒马嘶”营造出庄严而哀伤的氛围。接着,“慈萱颜善黛弯眉,香浓化雾飞”通过对逝者面容的描绘及香烟缭绕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
下片“悲泪滴,鹊飞低,柳杨丝细垂”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悲痛。末句“叩辞严父冢情斯,跪祈青鸟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严父的深切缅怀与期盼青鸟传信的愿望,整体情感表达丰富,意境深远。
推荐佳作
《踏莎行.清明》
杨锦云
时正清明,风和日丽。
踏青且把哀思寄。
烧香焚纸祭亡灵,传承忠孝铭心里。
思绪浓浓,念情绪绪。
日浮夜梦双亲忆。
面朝坟冢缅追怀,填词一首先人祭。
点评:这首词深情而庄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展现了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与追思。风和日丽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深沉的哀思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节日的特殊意义。通过烧香焚纸的传统仪式,传递了对亡灵的敬意与怀念,同时也强调了忠孝文化的传承。文字间流露出浓浓的思绪与情绪,日浮夜梦皆见双亲身影,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结尾以填词一首作为祭奠,既是对先人的致敬,也是情感的抒发,整体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推荐佳作
《七律•清明思亲》(新韵)
文/旧山松竹
又是清明万物新,青山遥望泪沾襟。
塘前老柳牵衣诉,檐下哀鹃吐怯音。
陌野迷茫添寂寞,水波荡漾碎心痕。
空庭觅遍亲何在,唯有梨花落雪纷。
点评: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情感深沉而细腻。首句“又是清明万物新”点明时节,寓含生命轮回之意。中间四句通过“老柳牵衣”、“新莺吐怯”等自然景象,巧妙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
尾联“空庭觅遍亲何在,唯有梨花落雪纷”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以梨花喻雪,既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又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佳作。
推荐佳作
《卜算子.忆亲人》(词林正韵第八部)
文/紫气东来(吴玉梅)
热泪洒碑前,众鸟齐鸣奠。
羽翼轻轻颤抖旋,呼唤亲人远。
纸蝶舞翩跹,化作诗文苑。
梨染青妆欲断肠,逝者安息挽。
点评:这首词以哀婉动人的笔触,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哀悼。
首句“热泪洒碑前,众鸟齐鸣奠”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凄美的氛围,展现了生者对逝者无尽的哀思。接着,“羽翼轻轻颤抖旋,呼唤亲人远”以鸟儿的形象,隐喻内心的不舍与呼唤。下片“纸蝶舞翩跹,化作诗文苑”通过纸蝶的翩跹,巧妙地将哀愁转化为诗意的表达。末句“梨染青妆欲断肠,逝者安息挽”以梨花带雨之景,寄托了对逝者安息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推荐佳作
《七绝•清明》
文/付东望
泪和悲雨湿清明,情伴苦风乘网行。
惟有高才奇妙手,连将心念赋诗声!
点评: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情感深沉而富有韵味。
首句“泪和悲雨湿清明”巧妙地将泪水与悲雨融为一体,营造出清明时节的哀愁氛围。“情伴苦风乘网行”通过“情”与“苦风”的结合,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网络的传递,意象新颖。后两句则转而颂扬高才之人的奇妙手笔,能将心念化为动人的诗声,既是对诗人的赞美,也是对诗歌力量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推荐佳作
《青玉案,清明春望》
文/阿白
烟波细雨风吹散,醉花影,斜阳浅。
桃李迎春如旧面。
陌头飞絮,溪桥人恋,谁叹流年换?
清明一念牵归雁,往事如烟客心暖。
樱色轻摇当梦远,
浮光映翠,长空云断,一径东风满。
点评:该首《青玉案,清明春望》词在钦定词谱(贺铸体)词林正韵第七部仄声韵里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词直扣主题,清明春望,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地描绘所见风景,和抒发诗人心内的慷概。溪桥人恋,谁叹流年换?揭示词人对故乡溪桥的留恋之情,又感叹流年更换的无奈。清明一念牵归雁,往事如烟客心嗳。又逢清明,词人感叹往事如烟,客心冷暖只自知。该词语言确实优美,意境开阔,充满诗意,宜推荐为佳作
《清明》新韵
文/高斌
体悟人生客,别离转瞬间。
断魂行者影,忘念梦来残。
不死昔时景,垂成此际妍。
循环犹苦难,康健往怀天。
点评:该首《清明》诗在中华新韵八寒中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蕴含着深深的哲理。人生如东坡先生所云是匆匆的过客,转瞬即逝。由此可见,我们待人必须谦和,出言要善,不能随意出口伤人,行为也须善行,不能只为己而不为他人所想。世上不死的是山河,万物轮回。先人去,现只留影。而在这轮回中,面对春天的娇妍,我们要顺天而行,争取得最为半满的余生。这是我对本诗的理解和解读。供诸君欣赏,特推荐此诗为佳作。
《西江月,清明祭奠》
文/雷宗民
风卷素幡云暗,泪凝荒冢烟迷。
冢前残尽蝶翻飞,九曲愁凝眉瘁。
杳隔黄泉无路,惟余清梦难追。
倾觞和泪酹残碑,春在人间休坠。
点评:该首《西江月,清明祭奠》词在钦定词谱(柳永体)词林正韵第三部平仄通押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词言语优美,用词精炼。首句风卷素幡云暗与泪凝荒冢烟迷,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情景交融,使该词充满诗意和感染力。杳隔黄泉无路,惟余清梦难追。非常间洁,但却动人心弦。该诗短小精干,是首清明祭奠的好词,特推荐为佳作。
《如梦令,闲适》
文/钟一
深绿清明红焯,窗外花开花落。
心静自求闲,远看天高地廓。
不错,不错,烟火诗情常握。
点评:该首《如梦令,闲适》词在钦定词谱(后唐庄宗体)词林正韵第十六韵仄声韵里经校正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词反应了人到老年,有追求!
学习王维生活的影子,在清明佳作,心静闲适,看花落花开,云卷云舒,远看天高地寥廓。词人自觉生活充实,不错,不错,诗书常握。诗使人年轻,诗使人生活充满理想和阳光。故特推荐此佳作给老年诗友!
《七律,清明祭母》
中华通韵
文/河北双木
清明时序寄情深,净拭碑文垂泪雨,
新添墓土慰冰魂,家祭宗亲去上坟。
檀香缕缕化莲影,老酒杯杯忆故人。
慈母仙游音韵在,铬身刻骨养生恩。
点评:该首《七律,清明祭母》诗在中华通韵十二恩中校正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诗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了祭酹宗亲的全过程,净拭碑文垂泪雨,新添墓土慰冰魂。情景交融,反应了对祖宗和已逝亲人的无限思念和追思。以上对仗的运用,既工整,又为作品增添了无限的诗意,同时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檀香缕缕化莲影,老酒杯杯忆故人。更加强了思念亲人的氛围。诗人深深的怀念母亲,对父母的养生之恩,刻骨铭心永记。对孝道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板的作用。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值得推荐。
《桂殿秋,月隐烟桥步履跚》
文/道法自然,太行山人
春雨夜,棹水寒。遥祭故亲泪潜然。
香灰乱扫汀州路,月隐烟桥步履跚。
点评:该首《桂殿秋,月隐烟桥步履跚》词在钦定词谱(向子諲体)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韵里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词短小精干,語言优美,遥祭亲人感情真挚。不失为是一遍清明祭奠的佳作,今特推荐。
《七绝,清明寄思》新韵
文/翡翠
小雨如酥润野青,梨花风起正清明。
香烟一缕寄先祖,心念恩人五味情。
点评:该首《七绝,清明寄思》在中华新韵十一庚上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诗通过细腻的手法刻画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焚香寄托哀思的情景。可能是诗人远离故土,但清明节至,难免有此寄托哀思之举。诗人感情真挚,对先人感恩于心,直至五味杂陈的地步。该诗语言朴实,诗作情景交融,有一定的感染力,全诗短小精干,充满诗情,特推荐。
《七绝,清明扫墓》
文/山东建平
墓地塚坟新土添,亲容笑貌现当前。
情深思念暗流泪,可叹阴阳两重天。
点评:该首《七绝,清明扫墓》在中华新韵八寒中经校正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已合要求。
该诗通过细致的描写,给坟塚添土,因思念已逝的亲人,泪流如注,因感阴阳两重天,过去亲人的音容笑貌都显浮现前。此诗感情真挚,意境深沉,值得推荐。
《清明节随想》
文/天津慧雨
清明日,念故人。
思旧梦,泪沾襟。怀古今。
焚香绕,照天烧。
青烟一缕,直上云霄。
带去问候,带来新生。
中国魂,民族誉,
永记怀,代代盛。
点评:这是作者用三言和四言写成的随感曲。中间换韵一次。该诗比较自由奔放,不受格律约束。敝开情怀,可以尽情抒发。但该诗还是特出了清明到,思故人的情节,以至焚香祭拜,祁愿先人保佑家人安康,保佑家国倡盛!为提倡百花齐放,特推荐。
《七绝,清明》
新韵
文/广东雨露玫瑰
清明晓日彩纷纷,路上行人念故人。
祭品墓园多处有,后人康健最应真。
点评:该首《七绝,清明》诗在中华新韵九文中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该诗以朴实的語言刻画了人们在清明节忙于祭祀亲人的场景。同时感悟到保养好身体健康,这才是最真,最重要的。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其盼来生也是虚无飘渺的。该诗平实,感情真挚,特推荐。
《七绝,清明祭祖》
文/阙维中
移居阆苑已登仙,曾为儿孙累二肩。
云海今栖龙凤界,碑前烟绕乐欢钱。
点评:该首《七绝,清明祭祖》词在平水韵下平一先韵里检测通过,平仄韵律合符要求。
诗人在该首中描述了先人创建了阆苑的故居,不幸是移居后不久登仙了。诗人痛感先祖为儿孙累及二肩。清明碑前祭祀,纸钱烟绕,哀思难尽,深感阴阳似云海相隔。该诗語言朴实,凭吊先人感情真挚,是清明祭奠诗中的佳作,特推荐。
《清明祭祖》
文/撄宁
清明时节意沉沉,祭祖思亲泪满巾。
香火袅袅飘天际,纸钱片片寄哀尘。
坟前跪拜神凝重,梦里相逢意更真。
愿得先人长安息,春风拂面泪犹温。
点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祭祖思亲的动人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祭祖时的沉重心情、香火袅袅、纸钱飘落、坟前跪拜等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深沉、哀婉的氛围。同时,诗中还融入了梦中相逢、春风拂面等意象,使得整首诗既有现实的沉重,又有梦境的虚幻,情感真挚而动人,将清明时节祭祖思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引人入胜。推荐为佳作!
《踏莎行﹣清明》
文/春天
细雨含烟,芭蕉拭泪。清明总是心难寐。
几多忠骨墓荒丘,苍松桧柏英魂祭。
浊酒三杯,哀思欲寄。年年不禁沉香备。
青青杨柳慰清风,云笺致敬呈心意。
点评:这首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雨、芭蕉、荒丘、苍松、浊酒、杨柳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深沉、哀婉的氛围,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勇灵魂的敬仰和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推荐!
*评选委员会成员:张宏达、李天英、董德俊、刘桂英、马曙光、吴承法、高斌。
*本文所展示诗词作品均为诗友原创作品,请勿作他用,侵权必究。
更多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