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就在美国政府将于4月公布“对等关税”具体措施以及从4月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之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月发布年度《外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美国《纽约时报》称,该报告列出了数十个贸易伙伴对美国的“贸易壁垒”,或将影响特朗普的关税方案。虽然特朗普表示,将“非常友善”地对待贸易伙伴,但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4月表示不会屈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在同一天的演讲中表示,“这场对抗不是欧洲发起的”。


欧盟(资料图)

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发表了一份具有“戏剧性”的表态,对美国关税威胁“放狠话”,说要从实力地位出发,和美国进行谈判。还称就美国对欧盟加征25%的汽车关税和对等关税,必要时将会采取强有力的报复,手段包括打击美国大型科技巨头的服务出口业务,以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冯德莱恩表示,欧洲过去曾“多次”针对汽车行业提出“零换零”协议,但美方“没有作出适当反应”。冯德莱恩说:“我们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她也警告说,欧盟委员会将在“必要时”动用“所有可用工具”进行反制,包括一项于2023年推出但从未被触发的反胁迫工具(ACI),对美国的科技、银行等服务业进行打击。冯德莱恩形容,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是“美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将令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付出“巨大代价”,并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欧盟领导人(资料图)

要想让美国感到疼,欧盟就必须握紧拳头,要是有成员国三心二意,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目前的情况是,有些成员国想和中国一样对美国来硬的,比如说法国和德国;有的则对特朗普还抱有幻想,希望避免事情闹大,不要伤到美欧关系的“和气”,比如说西班牙和意大利。

现在看来,欧盟这一招似乎是在模仿中方对美反击模式,即通过加征美国多种敏感商品关税,暂停对美国一些农产品进口等,精准打击美国敏感行业的“痛点”,让白宫感觉到疼痛。欧盟虽说采取与中国相同的反制方式,但他们选择的打击位置与中国不同。也就是说,中欧双方虽说没有在抗美方面进行过任何沟通,但同时出手打击的却同样都是美国敏感的软肋。

欧盟应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与中国携手应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不谈主义,只谈生意”。然而,一向唯利是图的威尼斯商人,却视东方社会主义大国为“洪水猛兽”,做梦都在提醒自己“中西有别”,这是“文明的竞争”。


特朗普(资料图)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欧洲现在的境况很危险。由于中美关系在最近几年的恶化,中欧关系也受到了影响,中英之间的黄金十年宣告终结,默克尔下台之后的中德关系也不稳定,曾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大利跟中国关系也出现了波折;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欧盟个别政客更是敌视中国,双边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