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去世,卫士将周总理的东西用一块紫色的布包好送到医院,医生韩宗琦接过包袱一看,顿时大发雷霆。
工作人员带来的这么一堆衣服,竟然没有一件是新衣服。衬衣除了领子和袖口白一些以外,其他地方都泛着黄。



他气愤地说:“衬衣能不能换一件新的?”
卫士回答说:“这是最完整的一件了。”
韩宗琦更是不能相信:“为什么不做新的?我出钱给周总理做一件新的行不行啊?你们跟了周总理那么多年,难道连一件像样的寿衣都不为他准备吗?”
因为,我们传统习俗中,人去世后,就要穿新寿衣。
卫士们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们面色沉重的站着。
韩宗琦是北京医院的一名医生,他与周总理也有着特别的感情,韩宗琦的父亲与周恩来、邓颖超有着深厚的世交。
韩宗琦的母亲与邓颖超曾是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的同窗好友。抗战时期,韩宗琦的父亲在重庆开牙科诊所,一家人都住在重庆,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因为居住在同一个城市,所以两家往来频繁。所以韩宗琦从小就认识了周总理和邓颖超,他还亲切的唤邓颖超为“邓姨”。



1950年,27岁的韩宗琦子承父业,在天津医学附属医院任口腔科主任医师,这时他就主动承担起了周总理的口腔保健医生。
后来,他被调到北京医院任副院长,他就索性担任起了周总理等领导人长久的口腔保健医生。
周总理去世后,他主动请缨,要求负责周总理的后事,为他做遗体解剖、整容、穿衣、布置灵堂。他不仅是出于一个医生的职责,也是出于一个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之心。
因此,看到周总理连一件像样的寿衣都没有,他的心里不禁一阵酸楚。跟周总理的卫士吵了起来。
后来,才是邓颖超站出来解释说:“这是恩来的作风,平时要为他添置一件新衣服都很难,就别再浪费钱了,最后反正都要一把火烧掉的。这都是我让工作人员挑选出来的,周总理平时最喜欢穿的,最好的衣服。”
当韩宗琦得知周总理生前节俭,死后也秉持节俭的作风时,不由的湿了眼眶。
他这才拿起布包里的旧寿衣,给周总理穿上。无论我们在照片中,还是影像记录中看到的,表情安祥的周总理遗容,都是经过遗容修复的。
其实,因为周总理患癌,他浑身布满了肿瘤,所以他的遗愿是:希望死后,医院对他进行病理解剖,弄清楚癌症的发展和死亡原因,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可见,那个看上去安详的周总理,其实已经遍体鳞伤。
气质儒雅的周总理腕上还戴着一块“上海牌”的国产手表,手表的指针还在走动着,但是腕带已经坏了,韩宗琦只好用白布代替腕带,将这块手表从周总理的手腕上摘了下来。



另外周总理身上还有一枚“毛主席像章”,毛主席像章有各式各样的,但周恩来最喜欢的一个是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
这也是周总理留下来了两样最值钱的遗物了。这两样遗物后来被陈列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里。
周总理奋斗一生,却不为享受生活。他一生节俭,为人民服务,去世也不忘为医疗事业做贡献。老一辈革命家信念坚定,坚守革命初心的精神令人敬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