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焦虑枷锁,拥抱当下生活


你是否常常陷入这样的状态:

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莫名地紧张、担忧,

对未来充满恐惧,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而焦虑的本质,

往往就是一直处于“怕”、“焦虑”、“恐惧”的状态。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

拉加家庭贫困,

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

他害怕考试不及格、面试不通过,

甚至害怕姐姐嫁不出去、父亲病重。

这些担忧让他无法专注学习,

陷入焦虑与内耗。

生活中,像拉加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有工作时,

担心失去工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没工作时,

又为收入和未来发展发愁。

没恋爱、没结婚时,担心孤独终老;

结婚后,又被家庭琐事弄得烦躁不堪。

傅首尔曾说:

坏事还没有发生,你就提前害怕,就等于你遇见两次坏事。

每天因尚未发生的事情而忧愁,

自然没有精力过好当下的生活。


认知行为疗法之父亚伦·贝克曾分享过三位患者的故事:

托德求职不顺,找到工作后又担心贷款买房、结婚等问题,每天心烦意乱;

丽贝卡面临职场危机,还要操心孩子、父母和老公的事,焦虑到深夜无法入睡;

伊丽莎白虽衣食无忧,但因身体不好且无人照顾,每天都战战兢兢。

他们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

焦虑就像一条巨蟒,会慢慢吞噬我们的生活。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

大脑会把害怕的事情影像化并不断重复,

让我们陷入内耗。

就像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的童年,

他担心被樱桃砸到、被闪电打死、

食物不够吃等各种事情,

这些担忧让他饱受折磨。

可长大后他发现,

那些曾让他害怕的事大多都没发生。

莫言说过,忧愁悲观是人最根本的死敌。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指出,

我们担心的事约85%不会发生,即便发生,79%的结果也比想象中好,真正合理的担忧只有3% 。

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比如有学生想成为作家,

却因担心写不出有价值的文字、无法平衡写作和谋生而犹豫不决。

其实,就像陆JJ说的,先打开电脑敲下第一个字,就已经迈出了成为作家的第一步。

《阿甘正传》里的阿甘,

从不害怕失败,

想做什么就去做,

最终获得了成功。

正如《当下的力量》中所说: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也没有任何事情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只发生在当下。

所以,人最好的活法,

就是要做什么就只做什么,

活在今天就只享受今天。

认真吃饭,踏实睡觉,

专心做事,

沉浸式地跟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专注当下的真实,

顺其自然地生活,

从思维里诞生的苦痛便会不攻自破。

那如何缓解焦虑呢?

给大家推荐三个实用工具:

1. 冥想:

每天花15 - 20分钟,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

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刻意驱赶,

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冥想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平静思绪。

2. 运动:

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

比如跑步、瑜伽、游泳等。

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

这种物质能改善情绪,

让我们感到快乐和轻松,

有效缓解焦虑。

3. 制定计划:

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按重要程度和时间顺序排列,

然后按计划一步步执行。

这样能让我们对生活更有掌控感,减少焦虑。

这里还有12句治疗语言,

在感到焦虑时不妨对自己说说:

1. “我允许自己此刻的焦虑,它只是暂时的情绪。”

2. “担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选择专注当下。”

3. “未来充满未知,但我有应对一切的能力。”

4. “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并不影响我追求美好。”

5. “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坚强,我能应对生活的挑战。”

6. “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一切都会好起来。”

7. “我有足够的资源和力量度过困难时刻。”

8. “我相信自己的选择,勇敢向前就好。”

9. “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我欢迎它的到来。”

10. “此刻我很安全,没有什么值得过度害怕。”

11. “我的生活由我主宰,我能创造想要的未来。”

12. “放松下来,生活原本可以很美好。”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爱的密码》。

这本书从独特的视角解读了爱与生活的关系,

书中的很多观点和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会如何爱自己、爱他人,

从而减少因人际关系等问题带来的焦虑。

它就像一位智慧的朋友,

在你迷茫时为你指引方向,

让你在爱的滋养下,

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强大。

人生充满了意外和变数,

活在过去会抑郁,活在未来会焦虑,

只有活在当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稳住心态,做好该做的事,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希望大家都能摆脱焦虑的束缚,

享受美好的生活。

#焦虑#恐惧#害怕#担忧#驱逐心理负能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