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房价持续下降,让很多囤房者胆战心惊,

身边有几个炒房的朋友,已经觉得自己扛不住了,持有的房子亏损比例已经高达30%,如今更是担心后续还会跌跌不休,恨不得早点挂盘出去。

现在的他每天上班比上坟还痛苦,天天盯着房价,内心那叫一个煎熬。

不过最近网友们传的一个图片让他信心倍增,图片中一位自称高校经济教授的人直言:“很大概率,中国将面临有史以来的一次长时间房价暴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未来房价是不是真的要暴涨了?



01、教授预言2026年房价暴涨

网传某高校经济学专业教授发文的帖子,上面写着:预计2025年房价将开始上涨,2026年将开始暴涨。

图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教授的逻辑也很清晰,他认为,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房子的供给会大量减少,但需求端的能耐力将达到极限,未来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势,明年房价就会开始上涨,后年甚至出现暴涨。



通过文章的点赞情况来看,有不少人支持这一声音,那么,这位经济教授认为,房价上涨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02、教授认为房价上涨的逻辑是什么?

1、政策转向:从“房住不炒”到“支柱产业”回归

2024年底,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标志着政策基调从“严控”转向“支持”。

另外,这两年各地也在出台政策,刺激房子回暖,比如当前,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而购房门槛的骤降,足以刺激各方需求的增长。

而且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市场在不断发力:

以深圳为例,去年十月以来,一直保持着销量持续上升,今年一月的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加了97%,上海也出现了连续四个月成交超1.5万套的情况。



2、供需逆转:供应收缩与需求复苏的双重推力

首先,上面已经明确压缩土地供应,包括最近,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地土拍市场,开始地王不断涌现。

比如三月份,杭州有4宗地块均溢价成交,平均溢价率为52%…

另外,还有政策推动农民市民化,未来预计还有两亿农民进城购房

再加上各地城中村改造拆迁政策也在加速推进,海外资金也在逐步回流,在这种趋势下,很多观望者也开始跟随买方步伐,多地城市出现了购房需求暴增。



3、资金面宽松:全球降息周期与国内货币放水

除了老美进入降息周期,国际资本将回流以外,国内方面也已明确,2025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行内专家分析称,历史经验表明,流动性宽松往往与房价上涨同步,新一轮放水可能会继续推高资产价格。



02、暴涨预言面临多重挑战

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别说明年房价暴涨,就当前几个问题也很难解决:

1、人口压力

两年,我们不仅在经历人口负增长趋势,同时老龄化加剧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老年人本身就没有购房需求,他们中很多人名下有多套房子,如果将来他们以卖房来提高养老品质,预示着未来的市场挂牌量还将激增

尤其是对于三四线空置率较高的地区,随着抛售量的增长,需求不足,更难以支撑全面暴涨



2、政策调控的“双刃剑”

这两年,政策层面在不断的降低门槛,刺激购房需求,但房租不炒的主基调始终未变。

比如已经明确40000亿专项债,用于收储商品房,增加保障房供给,这一措施意在稳定市场,而非刺激市场暴涨。

而且金融监管趋严(如房企融资限制)可能也会抑制市场过热。



3、经济增速放缓与居民负债制约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普通大众都面临着收入增长压力,甚至很多人都出现了收入下降,包括失业。

然而当前,国内居民负债率已经从最初的10%左右一路上升到70%多,其中,房贷在很多家庭当中占比收入高达50%。

这些都预示着,很多人的购房能力,已经很有限了。

再加上这几年房价持续下降,甚至有的已经无法跑赢GDP增速,房子的投资属性越来越弱,炒房客信心不足,一旦加速抛货,拿什么信心支撑价格暴涨?



03、市场分化:大小城市“冰火两重天”

所以说不可能迎来房价全面上涨,但未来城市的分化也将愈发明显:

1、核心城市反弹力更强

一线及强省会城市,因产业发展好,足以吸引更多人口流入,从而实现进一步支撑房价反弹,

就拿深圳来说吧,这几个月不仅成交数据大量反弹,有的学区房挂牌价已经上涨20%都不止



2、三四线城市风险加剧

三四线城市产业薄弱,人口外流加剧,失去了人的支撑,房价必然持续阴跌

尤其是郊区房、超高层住宅,有专家提醒,未来这些可能沦为“建筑垃圾”,投资更严极度谨慎。



04、普通家庭怎么应对?

1、别投机

买房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需求,经济实力特别重要,只有量力而行,才能避免陷入债务困境

根据趋势来看,2025年一二线城市还将保持稳步上升,但普涨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买房之前建议优先考虑几个重要因素:

地段、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这些都具备优势,将来更抗跌!



2、多元化资产配置

避免“all in房地产”,分散投资,比如适当配置养老产业、医疗等抗周期领域。或者股市、债券等渠道配置,这样才能分散风险。



此外,还给大家透露一点——

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产,这种房子更具“不可再生”红利。所以大家可以多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