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清明就算进入晚春阶段了,晚春阶段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气温稳定上升,此时虽然还会有降温天气出现,但是幅度就非常小了,水温开始稳定上升。第二是鱼情变化,最大的变化是鲫鱼到了清明前后进入繁殖期,过了繁殖期的鲫鱼虽然依然比较好钓,但是大体型的鲫鱼就不如前段时间容易碰到了。第三是晚春是大鱼的繁殖期前后,所以鲫鱼的鱼情过后,到了大水面守钓大鱼的时候。


一、时机

晚春的气温条件跟初夏相差不大,都是各种大鱼繁殖期前后,所以鱼情的变化一点不大,时机的选择上并没有多大差别。时机主要是天气和时段,不同的天气鱼情差异巨大,不同的时段鱼的吃口自然也是不同的。从天气的角度来说,气温平稳上升时,水温开始转暖,晚春阶段的水温并不高,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所以天气的选择比较多样。适合阴天出门,因为阴天不晒,风小而且水温更加稳定。建议小雨天出门,因为雨天凉爽,大鱼更容易靠边觅食。至于时间的选择,晚春是夜钓的旺季,晚上鱼情更好,气温非常舒适,并且蚊虫的数量还不算太多。


二、钓位

钓大鱼跟钓鲫鱼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在选择钓位上,以钓明水为主,地形上讲究特殊地形。其实钓位的选择不过是鱼道地形和鱼窝地形的差别,在晚春乃至初夏阶段其实更适合找鱼道地形,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大鱼觅食较为旺盛,觅食范围大时更容易经过鱼道地形。铧尖、宽变窄等等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两种鱼道地形稍浅了一些,尤其适合夜钓,分别是大湾的两侧,以及大小水面相连的地方。我们都知道选择钓位地形并不是最初的一步,也就是说不是不看朝向、不考虑风向就先选择钓位的。此时最好是钓逆风,下风口的一边选择地形更加合适一些。至于深浅的选择,牢记此时的鱼靠近浅水觅食,不用钓太深,要是晚上的话可以钓更浅一些。


三、钓组

钓大鱼的钓组要结实,如果光考虑结实,可能会一天都没口。因为钓组的粗细会影响到大鱼的进食,粗线异物感太强了一些,可能会导致大鱼不敢下口的现象出现。鱼线细了吃口好很多,碰上大鱼必定会断线。有没有比较通杀的钓组呢?其实还是有的,细线强度也够的话吃口自然也会好很多。可以试试无结线组,其实就是单钩钓组,没有八字环减少了断线的可能性,没有竿稍位置的马蹄结也少了断线的可能,鱼线没有线结,拉力损失会少很多。如果可以用有轮子的钓组,那矶竿滑漂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有轮子的话鱼线更细一些也不那么容易断。


四、打窝

很多钓友说钓大鱼是靠运气的,有的时候就是碰不到大鱼,在鱼头密度小的地方钓鱼,运气确实占了一定的成分,不过说运气应该跟天气、钓位的选择有关,更跟技巧有关。碰不上大鱼,可能跟打窝有关。窝料建议使用粗颗粒的窝料,这是持续诱鱼的关键,因为大鱼的数量更少,进窝自然更慢。虽然进窝慢,但是窝点中需要确保有充足的食物,否则进窝也会很快离窝。打重窝,粗颗粒,不建议频繁补窝,没鱼就是没鱼,补窝也大概率是无效的,反而可能会因为频繁补窝惊吓到想要进窝的大鱼。没碰上大鱼,其实跟窝料、饵料的落点有很大的关系。打窝讲究的是远钓鱼、近打窝,注意不是打窝在近岸,这里的意思是窝料区应该在饵料落点的后方一点,这样大鱼从深水进入浅水觅食才会先发现饵料。


如果先发现窝料,说不定吃窝料就吃饱了,根本就碰不上后方的饵料。虽然饵料一般更加精良,但是有时候又很难说对大鱼来说到底窝料好吃还是饵料好吃。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