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

头条

江西萍北耿塘枋得公派象玉公下世系简述

萍北耿塘枋得公派象玉公下世系,源远流长,其清晰脉络恰似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栩栩如生地展现着家族的迁徙与繁衍历程,承载着家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与深厚底蕴。


始祖象玉,字日辉,行凤一。明朝末年,流寇肆虐,社会动荡不安,象玉公为保家族安宁,毅然决然举家从瑞州府高安县迁出。他们一路辗转,先至袁郡(今宜春西村),而后徙居新耕。象玉公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九月二十日酉时(公元 1611 年),于清顺治十五年戊戌八月十四日寅时溘然长逝(公元 1658 年)。象玉公与杨氏伉俪情深,杨氏逝后葬于西村州,二人育有三子,分别为真甫、仲甫与懋甫,为家族传承奠定根基。


懋甫,字修言,行毛三。他出生于清顺治六年己丑三月十八日酉时(公元 1649 年),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五月二十日辰时(公元 1686 年)与世长辞,其葬处因岁月变迁已难以考证。懋甫公的妻子张氏,享年六十八岁,葬于宜邑鑾坑虎形。懋甫公膝下仅有一子,名为锡祜,家族的传承之火在他身上得以延续。

锡祜,字思和,行濟一。他离开新耕,迁至宜邑(宜春)江畔开启新的生活篇章。锡祜公生于清康熙十年辛亥十二月十八日午时(公元 1671 年),卒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四月二十日子时(公元 1708 年),葬处亦失考。他与蓝氏喜结连理,蓝氏葬于宜邑高埠岭虎形,二人育有一舜、一禹两个儿子,家族血脉继续传承。


一禹,字豐诰,行美三。在康熙年间,一禹公携家眷自宜邑(宜春)江畔迁至萍乡,最终定居于耿塘棣籍遵宣二图三甲。他生于清康熙三十年辛未正月二十五日未时(公元 1691 年),逝于乾隆三十一年丙戍六月二十日午时(公元 1766 年),享年 86 岁,葬于耿塘樟树坪里人形乙山辛向。其配偶孙氏,同样高寿,享年 84 岁,葬于耿塘祠堂后木星形卯山酉向。一禹公育有五子,分别为茂龙、茂飛、茂凤、茂舞、茂翔,另有两个女儿。至此,家族人丁愈发兴旺,枝繁叶茂。


岁月悠悠,时光流转。如今,一禹公的后裔已广泛分布于赤山镇耿塘、天堂院、枫桥、东源大洲上、宜春久集以及芦溪聂家店等地。他们在各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传承着家族的血脉与文化,目前现有后裔大概八百余人。这些后裔们秉持着家族的传统与精神,在各自的生活中发光发热,为家族增光添彩。


2016 年,对于萍北耿塘枋得公派象玉公家族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承载着家族记忆与精神寄托的宗祠动土重建,这一举措凝聚了全体族亲的心血与期望。在此过程中,众多族亲挺身而出,积极投身于宗祠重建的伟大事业。谢平和、谢树华、谢应和、谢伟、谢爱文、谢敬文、谢定芳等一众族亲,在筹备阶段不辞辛劳,奔走联络各方,为重建工作牵线搭桥,凝聚力量;谢崇和、谢绍文、谢玉萍、谢洪荣、谢启如,谢礼萍,谢根华,谢根萍、谢江等族亲则积极筹集资金,为宗祠重修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谢爱文与谢伟更是勇挑重担,负责工程的协调与监督工作,从施工材料的严格把关到工程进度的精准把控,确保重修工作有序推进,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正是众人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才使得宗祠重建得以顺利进行,重现往日辉煌。



此后,族亲们对修缮祖坟、清明祭祖满怀热忱,这些传统活动成为维系家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在 2025 年 4 月 6 日的祭祖安放牌位活动中,族贤谢永忠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亲力亲为改造牌位台,不仅慷慨解囊出资,还身体力行参与劳动,为族亲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行为充分彰显了对家族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责任感,激励着更多族亲积极参与家族事务,传承家族精神。


正因有这样一群热心族亲,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坚守与付出,家族才得以不断传承发展。他们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家族前行的道路,让家族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派名,象,甫,锡,一,茂,荣,盛,瑞,龄,受,崇,儒,卫,道,承,志,有,子,等

一派字,日,修,思,丰,祥,恒,豫,泰,炳,培,铭,洪,柱,煌,增,锦,润,標,等

一派行,凤,毛,濟,美,玉,树,联,辉,彦,称,纫,度,星,映,少,微,封,胡,等

2025年4月7日

▍文:谢树全

▍摄影:谢树全

▍编辑:谢氏网文化传媒

▍法律顾问:宝树法律联盟

▍版权声明:原创发表

站长电话:19977197909

官方网站:www.xieshi.wang

歌曲 家训 族谱 字辈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