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坚定历史自信 推进祖国统一

学思平治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的发表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令人倍感振奋。白皮书以大量雄辩的事实,系统阐述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脉络,系统阐述了我们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祖国统一的不懈努力,系统阐述了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白皮书指出:台湾自古属于中国,这一定论有史为据,有法为凭。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早在远古时代台湾就与大陆相连,在距今大约1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形成台湾海峡,台湾与大陆海水相连、隔岸相望,但是地理上的区隔,从未阻断两岸之间的联系。大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先民不断向台湾和太平洋地区迁徙,被后人称之为南岛语族,他们成为台湾早期原住民的源头和最早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从夏商周时代以来,作为祖国大陆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关台湾社会生活、风俗人情、地理风貌等人文和自然情况,大量见诸于历代文献;有关中央政府设治管辖、行政管理、派兵驻防、军事戍守等社会治理情况,大量记载于历代史料;有关两岸之间人员交往、贸易交流、文化互动的史实,大量留存于历代典籍。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历史一脉相承,这一事实为无数证据所确认、所固化。

127年前,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自此,日本侵略者非法统治台湾50年。每一位台湾同胞都不应该忘记,到1914年,短短的20年间就有近40万台湾民众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每一位台湾同胞都不应该忘记,在日据50年间,台湾同胞高举中华民族正义之旗,饱含“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爱国激情,展现了“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气节。每一位台湾同胞同样不应该忘记,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危机的关头,台湾民众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中华民族反帝爱国运动中,先后有大约五六万台湾同胞奔赴大陆,与大陆同胞并肩作战,谱写了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共御外侮的英雄史诗。

77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规定,中国政府收复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强占50年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光复台湾是台湾同胞长期抗日斗争的胜利成果,是全体中华民族的胜利和骄傲。

台湾与祖国大陆血浓于水的历史表明,“统则强、分必乱”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追求国家统一是流淌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血液中最深沉的文化基因和最持久的价值理念。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个铁一般的事实永远抹杀不了。

台湾与祖国大陆血浓于水的历史表明,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祖国之命运,亦台湾之命运,祖国存,则台湾存”。海峡两岸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两岸同胞同心同德,同仇敌忾,塑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这个精神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根基和底气。

台湾与祖国大陆血浓于水的历史表明,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在事实上是荒谬的,在法理上是荒诞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来源于数千年确凿无疑的历史,为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政治文件反复确认,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和广泛认同,构成了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国际法为准绳的中国拥有台湾主权的权属体系。尽管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决不允许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决不允许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大搞“文化台独”,大力推进“去中国化”,大肆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而“台独”史观、殖民史观在岛内甚嚣尘上,“台独”势力置台湾历史是中国历史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于不顾,数典忘祖,颠倒是非,罔顾历史,刻意编造所谓“台湾主体性”谎言,蓄意炮制“两岸互不隶属”的所谓历史话语,恶意割裂两岸历史联系,极力否定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严重荼毒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历史认知,妄图混淆国际视听。

白皮书强调,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必须坚决反对“台独”分裂、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台湾历史经纬清清楚楚,两岸关系历史明明白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和现状一目了然。历史不容歪曲和篡改,任何“以史谋独”“借史助独”的行径,都是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侵害,注定阻挡不了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大势,注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正如白皮书指出的:搞“台独”分裂抗拒统一,根本过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这一关,也根本过不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决心和意志这一关。

看得到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到多远的未来。我们将以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为己任,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担当,用坚实、确凿的铁证讲明白台湾历史经纬,用扎实、严谨的阐释讲透彻两岸同胞的血肉联系,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坚决回击和批驳“台独”史观,坚决回击和批驳外部势力的种种谬论,在事关台湾历史的若干根本性问题上、在事关祖国统一大业的原则性问题上坚定地发出历史正声,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历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作者写于2022年)

【 李国强: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王骅琛;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韩培涛、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外交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