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陈琦 薛瑾)
“骑车十几分钟到厂里,月工资6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打工强多了!”4月7日,宿城区龙河镇靳桥社区企建石材产业园内,返乡就业的居民陈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由社区与企业共同打造的产业园,正成为周边百姓的“家门口致富站”。



记者了解到,2021年,靳桥社区抓住“乡村所需、企业所能”的契合点,与宿迁市企建建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签订联建协议,成立企建石材产业园,提供50亩建设用地,投入800万元村集体资金新建7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在土地入股、厂房建设、就业带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目前,该产业园已入驻石材类企业28家、建材类企业4家。

“我们守着新扬高速公路和347省道的黄金区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投资目光放在这里。今年,社区还计划入股新规划建设的金属建材产业园区,让更多周边百姓就近就业、就近致富。”宿城区龙河镇靳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则山笑着说。

数据印证着发展成效:截至目前,企建石材产业园每年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超110万元,带动就业超400人。靳桥社区也实现了从2019年的经济弱村到如今集体经济收入达300万元经济强村的蜕变。



以动力强劲的产业和项目,强化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从而带领群众迈向共同富裕之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流。像企建石材产业园这样的“村企联建”项目,在宿迁并非个例。

今年,宿豫区关庙镇泰山村主动融入镇域产业发展体系,出资150万元成立宿迁久邦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精密制造标准化样板车间,推动集体经济从“单一收租”向“价值创造”转型。

“预计4月中旬,该科技有限公司可全面投入生产经营,年产值可达200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左右,并带动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宿豫区关庙镇泰山村党委副书记赵慧祥说。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全市各地正在积极探索“闲置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村企合作路径,让闲置低效的“沉睡资源”转变为富民强村的“活力源泉”。以泰山村为例,该村精心梳理闲置资产资源,新建、改建厂房4栋。去年,该村以资产入股方式成功招引江苏江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今年1月至3月,我们公司开票额已经突破600万元,预计全年开票额可完成年初既定目标。”江苏江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家伟信心满满地说,随着产能增加,该公司预计可带动50人就业。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宿迁市村企联建覆盖率达100%,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80.1万元,同比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同比增长7% 。

现如今,宿迁广袤乡村,一个个“村企联建”项目正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