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8日,“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生物学科系列活动在紫金县佑文中学举办。活动汇聚省专家团队与省、市、县区中学生物学教研员及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生物学科教研体系建设项目组(河源)成员、广东省范祝香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各县区初中生物学科骨干教师代表约600人次,通过集体备课、实验课展示、专题讲座、教研沙龙、南方教研大讲堂等形式,搭建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协作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生物学科教学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多元活动聚焦实验
智慧碰撞点亮课堂

3月26日下午,省专家团队与省、市、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课题“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展开热烈讨论。他们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从实验步骤的细化到学生思维的引导,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与优化。这不仅是一次教学设计的打磨,更是一场智慧的汇聚。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在思想碰撞中汲取灵感,为课堂实践筑牢根基,让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乐园。


同课异构展现实效
教学风格绽放异彩

3月27日上午,紫金县佑文中学游思洁老师和韶关市浈江中学刘德珍老师,分别以不同的教学风格诠释同一实验课。游思洁以规范的操作引导学生实践,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刘德珍则采用“分段并进式”教学法,巧妙地将实验过程分解,让学生在分段实践中逐步提升实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实验课堂教学效率。两节示范课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引发120余名教师的热烈探讨。教师们在观摩中反思,在交流中成长,深刻体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思路与借鉴。




资源赋能专业引领
助力教师成长发展

27日下午进行专题讲座活动,在活动中,省教育研究院中学生物学教研员杨计明向紫金县佑文中学捐赠了一批教育专著及教学成果集,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研资源,更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案例。


专题讲座聚焦改革
经验分享启迪未来

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生物学教研员梁志荣作专题讲座“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广东省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实践’10年推广应用”。梁志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该教学成果的研究背景、成果简介及推广应用情况,并倾囊相授了10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一线教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教学模式。


多方联动共话科组
携手共谋未来发展

3月28日上午,一场题为“创建优秀科组的校本教研——以实验教学为例”的教研沙龙活动吸引了100余名教师的积极参与。紫金县教师发展中心练玉龙主持研讨,4位初中生物科组长分享了他们在校本教研中的经验,各县区生物学教研员汇报了目前创建优秀科组的校本教研情况。省专家梁志荣、刘德珍分别提出科组建设建议,强调实验教学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作用。在研讨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加强科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科发展。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加强校本教研,打造优秀科组,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生物学科教学的持续发展。

聚焦生态教学教研
联动培育核心素养

3月28日下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杨计明、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梁志荣、韶关市浈江中学刘德珍,与河源市初、高中生物学骨干教师共50余人在河源市深河中学观摩学习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143场“南方教研大讲堂”:优化生态文明教学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和生物学专场)。此次“南方教研大讲堂”围绕生态文明教学展开,通过主旨阐述、专题讲座、课例展示、专家评课、教研沙龙、活动总结等环节,为全省生物学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杨计明表示,希望各地市学习深圳、清远生物学科教研体系建设项目的优秀经验,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绿水青山”生态教学资源,优化生态文明教学,倡议广东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开展“优化生态文明教学”常态教研。



教研帮扶促进均衡
携手迈向美好未来

本次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区域协作”的创新模式,为粤东西北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了生动范例。杨计明指出,未来将持续推进帮扶活动,推动优质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助力全省基础教育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