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6日,由心血管代谢联盟、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心盟心血管代谢健康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协办的“第三届国际心血管代谢大会”在山城重庆顺利召开。大会汇聚国内外权威专家和中青年学者,聚焦“人口老龄化与心血管代谢异常”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进展,奋楫扬帆,助力我国心血管代谢健康事业不断进步。

大会共设 「 心血管代谢国际论坛 」 、 「 代谢与基础研究论坛 」 、 「 肥胖症论坛 」 、 「 三高共管论坛 」 、 「 心脏猝死论坛 」 、 「 高血压介入论坛 」 、 「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与管理论坛 」 、 「 心血管代谢人群研究论坛 」 、 「 高血压与代谢论坛 」 、 「 泛血管论坛 」 、 「 代谢干预与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论坛 」 、 「 糖心肾论坛 」 等十余个学术论坛以及多场专题会,围绕心血管代谢前沿话题展开深度研讨,共话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治进步,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代谢防治事业迈向新高度。


群贤毕至,共绘心血管健康未来蓝图

在4月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罗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分别致辞,为大会拉开帷幕。专家们在致辞中深入剖析了心血管代谢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现状,对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强调了多学科协作是推动该领域突破的关键驱动力。随后是激动人心的心血管代谢联盟青年委员会成立授聘仪式以及三场精彩纷呈的主旨演讲和专题讨论。

第一场主旨演讲由葛均波院士、张运院士、纪立农教授和霍勇教授分别围绕肠道微生物、心肌能量代谢与心肌保护EPA与ASCVD共识与争论心肾代谢综合征的疾病负担和应对策略以及ACC2025心血管代谢治疗新证据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展望了心血管代谢治疗的未来方向。第二场主旨演讲由新南威尔士大学Jason Kovacic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分别就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心脏代谢疾病的最新认识从脂毒性到泛脂毒性以及《泛血管疾病代谢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为与会者带来了国际前沿的学术观点第三场主旨演讲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祥清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童南伟教授分别从传入神经与高血压STEP研究探讨抗肥胖药物的心血管代谢获益等主题进行精彩的分享,为高血压和肥胖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主旨演讲后的专题讨论环节,多位专家围绕心血管代谢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为大家答疑解惑。










融合创新,以国际视角展现心血管代谢疾病前沿

「心血管代谢国际论坛」霍勇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璐璐教授担任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祝之明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黄聿教授、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石雁川教授担任主持。新加坡国立大学王义斌教授围绕“心力衰竭的代谢机制和新疗法”这一主题分享了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策略,为心衰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悉尼心脏研究所Ben Freedman教授聚焦“心房心肌病在房颤中的关键作用”,深入剖析了心房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帕多瓦大学Rossi Gian Paolo教授探讨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心、肾、代谢疾病的关联,为相关疾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香港城市大学黄聿教授深入探讨了“PPARs激活在心血管代谢疾病中的血管保护作用”,梳理了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新靶点;渥太华大学Hundemer Gregory Louis 教授详细分析了“肾脏在心血管-肾-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强调了肾脏在代谢疾病中的重要地位;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李启靖教授分享了“癌症免疫逃逸的代谢蓝图”,拓展了代谢机制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视野;加文医学研究所石雁川教授则分享了“盐对新陈代谢的影响,超越心血管疾病(CVD)的洞见”,为代谢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新视角。









思维碰撞,探索基础与临床的融合发展

代谢与基础研究论坛(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曾春雨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东方教授担任主席并进行精彩致辞,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刘勇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晓教授联袂主持。

清华大学陈立功教授分享了基于溶质载体(SLC转运蛋白的药物靶点发现为代谢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毕艳教授围绕肥胖干预靶点的思考与探,阐释了肥胖治疗的新方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岑教授探讨了代谢性疾病的肠稳态失衡机制和靶标发现,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旻典教授剖析了运动的代谢节律机制,强调了运动在代谢调节中的关键作用;清华大学胡泽平教授探讨了组学技术与疾病代谢重塑的前沿进展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叶克强教授分享了天冬酰胺内肽酶切割ApoA1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曾春雨教授入探讨了糖脂代谢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东方教授围绕降糖药与抗衰老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重庆医科大学陈压西教授则探讨了平滑肌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在血管发育及疾病中的作用。该论坛从代谢机制、疾病干预、靶点发现等多维度阐述了代谢与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突破将为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支撑。

代谢与基础研究论坛(二)代谢与基础研究论坛(三)聚焦机制探索与临床转化以及多学科融合与创新研究香港城市大学黄聿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陈厚早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阮雄中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胡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丰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胡承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丁秋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章卫平教授复旦大学郭非凡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李玲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常永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陈政教授浙江大学孟卓贤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进一步探寻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有效途径,推动代谢性疾病的优化治疗与综合管理,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跨界协同,多学科对话心血管代谢疾病管理新理念

糖心肾论坛,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勇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贵森教授担任主席并精彩致辞,强调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CKD)的联防联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人民医院田利民教授深入探讨了代谢性疾病与认知损伤的关系,指出代谢疾病在认知损伤的危险因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强调甲减、糖尿病、肥胖等与认知损伤密切相关;同时,呼吁加强多学科合作,探索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以更好地管理代谢性疾病相关的认知损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天舒教授聚焦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与代谢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强调MASLD在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预测价值,应综合考虑MASLD与代谢相关合并症的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静教授和包丽雯教授分别分享了肥胖患者心肾代谢管理和体重管理的真实病例经验,为临床管理肥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杨靖教授分享了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治疗进展,指出房颤与高血压在流行病学特征上具有高度重叠性,且共享部分发病机制,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房颤的筛查,并强调了严格管理血压的重要性。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素新教授从心-脑轴角度探讨了GLP-1RA 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详细解读了-脑轴的概念与构成,而GLP-1RA的多靶点作用途径,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且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食欲和情绪,对心脑轴具有重要双向调节作用,是心脑轴紊乱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潜力药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景宏教授深入探讨了慢性肾脏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风险管理,从CKD心血管疾病的监测、筛查、运动、CKD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新型药物以及抗板治疗等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强调CKD患者应早期开始CVD风险防控,并重视新型心肾保护药物的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孙林教授围绕肾三联治疗T2DM合并CKD心肾获益刍议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了肾三联(RTT,SGLT2i+ACEI或ARB+nsMRA)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理论基础,及其治疗DKD的临床获益和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延缓DKD进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百花齐放,全面推动心血管事业创新发展

除了心血管代谢国际论坛、代谢与基础研究论坛和糖心肾论坛,其他各大论坛也干货满满,全方位展示了最新前沿进展、创新管理理念,为心血管代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肥胖症论坛聚焦肥胖相关热点话题,探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全程管理,并对2025年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杂志中临床肥胖定义与诊断标准进行介绍与点评,为肥胖症的精准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三高共管论坛围绕基层慢病筛防与三高共管展开讨论,分享影像指导下冠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经验,同时对三高共管中国专家共识和血脂管理国际前沿进行全面解读,探讨优化血脂化验单项目的背景及意义,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实用指导。

心脏猝死论坛聚焦中国心脏病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现状,分享了成救心生·社会救援圈-医疗应急体系建设经验以及黄金四分钟医疗救援圈的探索与应用成果,并深入探讨了猝死风险评估、预防、救治以及治疗新进展,为降低心脏猝死率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

高血压介入论坛回顾了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的发展历程及循证证据,通过病例手术转播展示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msRDN)系统的应用,同时,结合RDN病例分享推动高血压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与管理论坛深入剖析了肥胖相关的心肾结局,强调胰岛素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此外,还关注心血管代谢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胰岛素抵抗,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管理,以及如何延缓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新策略。

心血管代谢人群研究论坛聚焦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非药物干预进展,分享了大数据下的心血管代谢疾病流行病学和防控现状,为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高血压与代谢论坛探讨了高血压、肥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联,以及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相关高血压的诊治要点,分析了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为高血压与代谢疾病的综合管理提供新视角。

泛血管论坛聚焦泛血管中心建设的背景、进展与方案,探讨泛血管中心管理对象与诊治流程,并分享了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建设经验,推动泛血管医学的发展与实践。

代谢干预与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论坛详细解读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探讨了糖心肾综合征(CKM)管理理念及原则,同时,探究心衰相关的最新诊疗靶点,为心衰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此外,大会期间还举行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管理专家共识(2024)》发布仪式并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天舒教授对共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为临床医生在CKM患者的综合管理中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


第三届国际心血管代谢大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秉承“跨越学科与地域界限、共绘代谢与心血管健康蓝图”的核心理念,国内外权威院士、资深专家以及中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分享最新前沿热点、临床诊疗策略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角多元,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为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加规范、全面的管理措施,力求实现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早筛早查和跨学科同防统治,为“健康中国2030”添砖加瓦。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